藏身尘市习嚣咙,可笑人心不自降
出处:《拔可约同病树云甫鉴资龙华看江景》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藏身尘市习嚣咙,可笑人心不自降。
能共郊游几閒侣,卷携诗本一澄江。
乍欣接席临寒濑,但欠登楼拓绮窗。
何日扁舟五湖去,延缘幽曲采兰茳。
能共郊游几閒侣,卷携诗本一澄江。
乍欣接席临寒濑,但欠登楼拓绮窗。
何日扁舟五湖去,延缘幽曲采兰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都市喧嚣的厌倦与向往自然生活的渴望。首句“藏身尘市习嚣咙”直接点明了诗人身处繁华都市,却因环境嘈杂而感到不适的状态。接着,“可笑人心不自降”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人情的讽刺,认为人们在追求物质和地位的同时,忽视了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能共郊游几閒侣,卷携诗本一澄江。”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场景:与几位闲适的朋友一同郊游,手携诗书,漫步于清澈的江边,享受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这种生活状态与前文的都市喧嚣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乍欣接席临寒濑,但欠登楼拓绮窗。”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渴望。在寒冷的溪边,诗人似乎已经感受到了自然的清新与宁静,只差登上高楼,打开绮丽的窗户,将整个壮丽的景色尽收眼底。这表达了诗人对开阔视野、亲近自然的期待。
最后,“何日扁舟五湖去,延缘幽曲采兰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他希望有一天能够乘着小船,游历五湖四海,深入幽静的山林,采摘兰花和茳草,过上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生活。这种向往自由、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贯穿全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都市生活的喧嚣与自然生活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