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恨年年化萍迹,一般飘泊不宜秋
出处:《杨花绝句》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梦痕摇漾绕红楼,斜日东风满陌头。
自恨年年化萍迹,一般飘泊不宜秋。
自恨年年化萍迹,一般飘泊不宜秋。
鉴赏
这首《杨花绝句》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以杨花为题,描绘了杨花随风飘荡的景象,寓含着淡淡的哀愁与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首句“梦痕摇漾绕红楼”,以“梦痕”暗喻杨花轻盈飘忽的姿态,仿佛是梦境中的痕迹,在红楼周围摇曳生姿,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红楼在这里象征着繁华与梦想,而杨花则代表了短暂与易逝的美好。
次句“斜日东风满陌头”,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微风吹拂的画面,杨花在斜阳与东风的共同作用下,漫天飞舞,布满了道路的尽头。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后两句“自恨年年化萍迹,一般飘泊不宜秋”,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杨花年复一年地随波逐流,如同浮萍一般,四处飘荡,无法自主。诗人将杨花与自己的命运相联系,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哀叹。特别是“不宜秋”三字,既是对杨花在秋季更加显眼飘零的描述,也是诗人借以表达自己在秋天这个收获季节却只能独自漂泊的凄凉心境。
整体而言,《杨花绝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由与归属感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