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声久伺乱,鲸戮终何悔
出处:《谕俗 其四》
宋 · 刘子翚
愚氓扰潢池,艰难亦常态。
簪绅有包藏,事异吁可怪。
豺声久伺乱,鲸戮终何悔。
游言张凶焰,巧谍移机会。
初如卵壳微,跐践悉糜碎。
养成羽翮雄,飞掣韝绳外。
剪锄淹岁月,螫毒弥疆界。
向来诘端由,罪白不容盖。
南冠囚载路,东市诛其最。
隆宽俗与新,侥倖汝勿再。
簪绅有包藏,事异吁可怪。
豺声久伺乱,鲸戮终何悔。
游言张凶焰,巧谍移机会。
初如卵壳微,跐践悉糜碎。
养成羽翮雄,飞掣韝绳外。
剪锄淹岁月,螫毒弥疆界。
向来诘端由,罪白不容盖。
南冠囚载路,东市诛其最。
隆宽俗与新,侥倖汝勿再。
注释
愚氓:无知的人。潢池:比喻平静的局面。
簪绅:古代官员的服饰,借指权贵。
包藏:隐藏的心机。
吁:哎呀,表示惊讶。
怪:奇怪。
豺声:比喻恶人的声音。
乱:混乱。
鲸戮:比喻大规模的杀戮。
何悔:有何后悔。
游言:流言蜚语。
凶焰:邪恶的火焰。
巧谍:狡猾的间谍。
机会:时机。
卵壳:比喻脆弱。
悉:都。
羽翮:鸟的翅膀。
雄:强大。
飞掣:快速飞翔。
韝绳:束缚。
剪锄:比喻长期的斗争。
螫毒:毒害。
弥:遍布。
疆界:边界。
诘端:根源。
罪白不容盖:罪行无法掩盖。
南冠:古代囚犯的代称。
载路:在路上行走。
东市:古代刑场。
诛:处决。
最:最严重的人。
隆宽:宽严交替。
俗与新:习俗与变革。
侥倖:侥幸。
翻译
无知的人扰乱了平静,困难也是常有的事。权贵中隐藏着祸心,这样的变化真是令人惊异。
豺狼之辈长久等待混乱,杀戮之后又怎能后悔。
流言煽动邪恶,狡猾的间谍抓住时机。
起初如同脆弱的蛋壳,一触即破。
逐渐成长壮大,翅膀硬朗后飞离束缚。
长久的忍耐和斗争,毒害扩散到边界。
追究根源,罪行昭然若揭,无法掩盖。
被囚禁的南方冠者,将在东市遭受严惩。
政策的宽严交替,不要再期待侥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子翚的作品,名为《谕俗(其四)》。诗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时势的混乱与人心的险恶,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批判。
首先,“愚氓扰潢池”、“豺声久伺乱”等句子,通过水波连绵、野兽长啸的情景,隐喻了社会动荡不安、人心不古的局面。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现象来反映人类世界的混沌与危机。
接着,“簪绅有包藏”、“游言张凶焰”等句,则指出了人们内心深处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表面上的流言蜚语则是引发灾难的导火线。这些描写揭示了社会矛盾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初如卵壳微”、“养成羽翮雄”等句,象征着事物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过程,但这种变化往往伴随着破坏力度的增强。诗人通过这个比喻,可能是在批评那些表面上看似无害,却暗中蓄势待发的社会现象。
“剪锄淹岁月”、“螫毒弥疆界”等句,则直接点出了时间对事物产生腐蚀作用,以及恶行遍布各处,无法遮掩。这里诗人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写,表达了对于社会不正之风所引发的深切忧虑。
最后,“南冠囚载路”、“东市诛其最”等句,可能是在描述某种刑罚或惩处的情景。诗中强调“罪白不容盖”,意味着那些恶行终将被揭露,并受到应有的惩罚。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批判性的笔触,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的联想,展现了一幅复杂多变、充满危机的社会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