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阳作气再三衰,鼓竭之馀不支雨
出处:《次韵唐致远雨后喜凉》
宋 · 范成大
老阳作气再三衰,鼓竭之馀不支雨。
搴旗拔帜埽迹空,一点新凉破残暑。
飞蚊薨薨已无奇,蜻蜓翅净摩天嬉。
竹窗日暮转萧瑟,喜有促织鸣声悲。
搴旗拔帜埽迹空,一点新凉破残暑。
飞蚊薨薨已无奇,蜻蜓翅净摩天嬉。
竹窗日暮转萧瑟,喜有促织鸣声悲。
注释
老阳:夕阳。衰:减弱。
鼓竭:力气耗尽。
馀:剩余。
支:抵挡。
搴旗:撤下旗帜。
拔帜:拔掉敌人的旗帜。
埽迹:清除痕迹。
新凉:初秋的凉意。
薨薨:蚊子振翅的声音。
奇:奇特,引人注意。
摩天:触碰天空。
竹窗:竹制窗户。
日暮:傍晚。
萧瑟:凄凉。
促织:蟋蟀。
翻译
太阳的余热逐渐减弱,就像疲倦的鼓手无法抵挡雨水的侵袭。旗帜被撤下,战场上空无一人,只留下一丝新凉驱散了残存的暑气。
飞舞的蚊子不再引人注意,蜻蜓翅膀干净地在天空中嬉戏。
傍晚时分,竹窗显得更加凄凉,唯有蟋蟀的悲鸣声带来一丝喜悦。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夏日雨后的清凉景象。"老阳作气再三衰",形象地写出阳光逐渐减弱,暑热衰退的过程。"鼓竭之馀不支雨",比喻太阳的热量不足以抵挡雨水的侵袭。接着,诗人以"搴旗拔帜埽迹空"形容雨后的清新,仿佛战旗被收起,战场上只剩下湿漉漉的痕迹。
"一点新凉破残暑",直接表达了雨后带来的凉意,为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清爽。"飞蚊薨薨已无奇,蜻蜓翅净摩天嬉",通过飞蚊的稀少和蜻蜓在空中悠闲地飞翔,展现了雨后宁静的自然景色。
"竹窗日暮转萧瑟",傍晚时分,竹窗外的景色变得凄清,但"喜有促织鸣声悲",这句点睛之笔,以促织(蟋蟀)的悲鸣声增添了秋意,也带出诗人内心的欣喜与淡淡的哀愁。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天气的变化,以及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