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下生伟人,自反常自缩
出处:《次韵戴成叔 其七》
宋 · 陈著
青山如有期,佳处故当屋。
山势西南来,发冈自岷蜀。
其下生伟人,自反常自缩。
达观万物表,山界归一粟。
山势西南来,发冈自岷蜀。
其下生伟人,自反常自缩。
达观万物表,山界归一粟。
注释
青:绿色的。山:山。
如:好像。
期:约定。
佳处:美好的地方。
故:所以。
当:应当。
屋:房屋。
西南:西南方。
来:过来。
发冈:山脉起伏。
自:从。
岷蜀:古代中国地区名,今四川省。
伟人:伟大的人物。
自反:自我反思。
常:常常。
自缩:谦逊内敛。
达观:豁达开朗。
万物:所有事物。
表:表面。
山界:山川世界。
归:归结为。
一粟:一粒谷物,比喻极小的事物。
翻译
青山似乎有约定,美景之处理应建屋。山势从西南蜿蜒而来,峰峦起于岷蜀之地。
那山脚下诞生了伟大的人物,他们自我反思,常常谦逊内敛。
他们的视野开阔,洞察万物之理,视山川为一粒粟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象和哲理思考。首句“青山如有期”,以拟人手法表达青山仿佛有约定,引出诗人对美景的期待。接下来,“佳处故当屋”暗示了山中某个绝佳的位置适宜建屋,寓含隐居之意。
“山势西南来,发冈自岷蜀”描绘了山峦从西南方向蜿蜒而来,源头可追溯至遥远的岷蜀地区,展现了山川的雄浑气势。诗人通过山势的描绘,寓言般地暗示了伟人的诞生与大地的滋养。
“其下生伟人,自反常自缩”进一步深化主题,将山与伟人相联系,暗示伟人如山一般,虽高大却能自我谦逊,深藏不露。这里的“自反常自缩”也暗含了诗人对人格修养的追求。
最后两句,“达观万物表,山界归一粟”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视万物如过眼云烟,将整个世界看作是山之一粟,体现了道家的超然物外和人生哲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有自然之美,又富含哲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