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在松颠,奚童怪我早
侵晨看花去,落红犹未扫。
晨光在松颠,奚童怪我早。
几丛昨夜开,迟过风天好。
初香未分蜂,正色持窈窕。
睡足出严妆,午韵不如晓。
坐久三四移,露逼衣裳少。
有酒斟酌之,不待杯盘绕。
兴尽遂言归,清景付啼鸟。
晨光在松颠,奚童怪我早。
几丛昨夜开,迟过风天好。
初香未分蜂,正色持窈窕。
睡足出严妆,午韵不如晓。
坐久三四移,露逼衣裳少。
有酒斟酌之,不待杯盘绕。
兴尽遂言归,清景付啼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独自前往寺庙赏花的情景,细腻地捕捉了花开花落、光影变化以及自然界的细微动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感官描写,如“侵晨看花去”、“晨光在松颠”、“初香未分蜂”,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描绘了花香、光影与蜜蜂活动的生动画面。
“几丛昨夜开,迟过风天好”一句,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花开情况,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期待。“正色持窈窕”则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朵以情感,强调了花朵的美丽与姿态。“睡足出严妆,午韵不如晓”则通过对比午后的静谧与清晨的生机,突出了时间的不同给自然景观带来的变化。
后半部分描述了诗人长时间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感受,“坐久三四移,露逼衣裳少”,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最后,“有酒斟酌之,不待杯盘绕”,表达了诗人即使没有酒宴的陪伴,也能享受自然之美的心境。“兴尽遂言归,清景付啼鸟”,则以鸟鸣结束,寓意着自然界的美好与宁静,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诗意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审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