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声离楚峡,帆影入湘云
出处:《江亭赠别》
唐 · 马戴
长亭晚送君,秋色渡江濆。
衰柳风难定,寒涛雪不分。
猿声离楚峡,帆影入湘云。
独泛扁舟夜,山钟可卧闻。
衰柳风难定,寒涛雪不分。
猿声离楚峡,帆影入湘云。
独泛扁舟夜,山钟可卧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长亭:古代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常作送别之地。君:指朋友或亲人,这里指被送别的人。
秋色:秋季的景色,此处借以表达离别的愁绪。
渡江濆:江边,濆是岸边的意思。
衰柳:枯萎的柳树,常用以描绘凄凉的离别场景。
风难定:风不停息,比喻心情不平静。
寒涛:寒冷的波浪,形容江面景象,也暗含离情的凄冷。
雪不分:浪花与雪难以分辨,形容水色与雪色相近,也指心情迷茫。
猿声:猿猴的叫声,常在文学中象征离愁别绪。
离楚峡:离开楚地的峡谷,楚峡通常指的是长江三峡一带,这里代指出发地。
帆影:船帆的影子,象征远行的人。
湘云:湘江上的云,湘江流经湖南,这里泛指远方。
独泛扁舟:独自乘坐小船,扁舟常用来形容孤独的旅行。
夜:夜晚,增加离别和旅途的孤寂感。
山钟:山中寺庙的钟声,给人以宁静超脱之感。
可卧闻:可以躺着听到,表现一种随性自在或孤独倾听的状态。
翻译
在傍晚的长亭为你送别,秋色横渡过江边。枯萎的柳树在风中摇摆不定,寒冷的波浪翻滚仿佛与雪混为一谈。
猿猴的啼声中你离开楚地的峡谷,船帆的影子消失在湘江的云雾之中。
我独自乘着小舟在夜里航行,山中的钟声隐约可以躺着聆听。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深秋送别的景象。开篇即以“长亭晚送君”设定情境,表达了送行人在长亭与友人道别的愁苦之情。"秋色渡江濆"则描写了秋天的景色随着江水一同流动,显得分外凄凉。接下来的"衰柳风难定,寒涛雪不分",通过柳树的萧萧作响和无法区分的细小雪花,增添了一份秋夜的寂静与寒冷。
诗人随后转向自然声响,如“猿声离楚峡”中的猿啼声,是对远行者心中不舍之情的一种写照。"帆影入湘云"则是送别者眼前的景象,朋友的船只渐渐消失在云雾之中,显得无比孤独。
最后两句“独泛扁舟夜,山钟可卧闻”,诗人独自驾着小舟,深入夜色之中,那远处传来的寺庙钟声,似乎成为了送别者唯一的安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送行人的孤独与怀念,以及秋日里无法言说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