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出处:《望海楼晚景五绝 其一》
宋 · 苏轼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注释
指顾:即指点顾盼之间,形容其快。犹如说须臾、一会儿。
这两句写海潮来势凶猛。
二十:一本作“十二”。
时:时时。
掣:拉,拽。
紫金蛇:形容闪电的形状和色彩。
西兴:即西陵,在杭州对岸萧山区境内,相传为越国范蠡屯兵之处。
翻译
海上波涛初来时像一条白线,转眼在望海楼前就变成雪堆一样了。如今潮水翻涌向上你也要再上层楼,再来观看白浪形成的银山,看它二十回也不嫌多。
大风吹打雨水斜着飘进望海楼,壮丽的景观应该用华美的辞句来夸赞。
风雨过后潮水平静江海碧澄,时时闪过的电光形成紫金般的龙蛇。
青山断开的地方有层层的塔,隔条江水想要回应对岸人家的呼唤。
傍晚,江上的秋风吹得很急切,为的是把钟鼓的声音传到西兴。
夜晚,谁家在望海楼下点燃炉香,玉笙哀怨的的乐曲在刚刚有凉意的时候响起。
有位客人面对秋风在扇子上题诗,祭拜明月让人无法看见你的晚妆。
沙河上的船灯将山照红,歌声鼓声在笑语中喧响。
问一问少年的心思在哪里,只见他方巾斜在一旁以致头发散乱。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冬日黄昏时分,站在望海楼上所见的景象。"海上涛头一线来"表达了远处海浪连绵不断地涌向岸边,形成了一条白色的波纹。这既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力量的观察,也隐喻着生活中的起伏变化。
"楼前指顾雪成堆"则写出了楼前的积雪,由于寒风和日光的作用,雪已经开始融化,但仍然在不经意间堆积如小山。这里通过对雪的描绘,不仅表现了冬天的严寒,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化。
"从今潮上君须上"一句,是在告诫读者或朋友,从现在开始,要站在潮头之上,去观赏这不断变化的大自然。这句话充满了哲理,提醒人们要顺应时光的流转,站在更高的立场去看待世事。
最后一句"更看银山二十回"则是诗人对景色的深情凝视。他希望能够多看几眼这宛如白银堆积的雪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海浪、雪景与时光流转,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观天命于寂寞之中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