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匠西山捐槚梓,美人南浦委蘅萧
出处:《次韵林都宪待用见寄行台种竹诗》
明 · 张吉
曾见丹崖凤尾飘,锦苞今映镜波遥。
低昂百态心虚见,起灭千端影彻消。
哲匠西山捐槚梓,美人南浦委蘅萧。
秋风许我延清赏,预报扶衰度小桥。
低昂百态心虚见,起灭千端影彻消。
哲匠西山捐槚梓,美人南浦委蘅萧。
秋风许我延清赏,预报扶衰度小桥。
鉴赏
这首明代张吉的诗《次韵林都宪待用见寄行台种竹诗》描绘了一幅雅致的景象。首句“曾见丹崖凤尾飘”,以丹崖和凤尾竹的形象,唤起读者对过往美景的记忆,暗示竹子的秀美。接下来的“锦苞今映镜波遥”则描绘了竹叶如锦,倒映在清澈水面的动态画面,富有诗意。
“低昂百态心虚见,起灭千端影彻消”两句,通过写竹子随风摇曳的姿态,展现出其生机勃勃,又借“心虚”一词赞美竹子的空灵与高洁。竹影在阳光下起落变化,光影交错,显得深远而神秘。
“哲匠西山捐槚梓,美人南浦委蘅萧”一句,将竹子比作哲人和美人,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敬仰和欣赏,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最后一句“秋风许我延清赏,预报扶衰度小桥”,诗人期待在秋风中与竹共赏,寓意着竹子能给人以力量,陪伴他走过生活中的困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竹为载体,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