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图屹亭亭,乘暇一俯仰
出处:《题小景画册十首》
明 · 孙承恩
浮图屹亭亭,乘暇一俯仰。
忽然风雨来,檐铃一齐响。
忽然风雨来,檐铃一齐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与艺术创作的瞬间灵感。首句“浮图屹亭亭”以“浮图”(佛塔)作为画面的中心,赋予了静穆庄严之感,而“亭亭”二字则强调了佛塔挺拔直立的姿态,仿佛是天地间的一柱擎天,静观世间万物。
接着,“乘暇一俯仰”描绘了画家在闲暇之时,对这幅画面进行审视与思考的过程。这里的“俯仰”不仅指视觉上的上下移动,更蕴含了内心情感的起伏与思考的深度,体现了艺术家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视角。
随后,“忽然风雨来,檐铃一齐响”两句,巧妙地引入了自然界的变化,将静态的画面动态化。风雨的突然降临,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变化,更激发了听觉上的回应——檐铃的齐声响起。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自然界力量的不可预测性和艺术创作中灵感的瞬息万变。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成功捕捉了自然与艺术交汇的瞬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对艺术创作深邃的理解。在有限的字数内,诗人巧妙地融合了视觉、听觉的感官体验,以及对时间、空间的深刻感悟,使得这首诗既具象又抽象,既写实又超脱,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哲学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