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梁白马终日行,济上黄旗错相映
出处:《乐陵令行》
明 · 何景明
山东郡县一百八,无有一城无战场。
到今漂血成野水,如山白骨横秋霜。
云台功高将不收,投笔亦有书生谋。
黄金大印赐豪贵,白面岂得言封侯。
唐朝公卿集如云,平原太守名不闻。
二十四城见贼走,抗城乃是平原守。
君不见前者寇盗时,县吏州官各亡命。
北梁白马终日行,济上黄旗错相映。
不闻开门战,但闻开门迎,嗟乎,平原太守乐陵令。
到今漂血成野水,如山白骨横秋霜。
云台功高将不收,投笔亦有书生谋。
黄金大印赐豪贵,白面岂得言封侯。
唐朝公卿集如云,平原太守名不闻。
二十四城见贼走,抗城乃是平原守。
君不见前者寇盗时,县吏州官各亡命。
北梁白马终日行,济上黄旗错相映。
不闻开门战,但闻开门迎,嗟乎,平原太守乐陵令。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乐陵令行》描绘了山东郡县饱受战争摧残的景象。诗中提到一百八十多个郡县几乎都经历过战斗,鲜血染红了田野,白骨遍野,如同秋霜。诗人以云台功臣和投笔从戎的书生为例,指出并非只有武将才能建功立业,豪贵得到黄金大印,而白面书生却难以封侯。接着,诗人对比唐朝公卿的显赫与平原太守的默默无闻,赞扬平原太守在敌人入侵时坚守职责,带领百姓抵抗,即使在危急时刻,也选择开门迎战而非逃命。最后,诗人感叹平原太守和乐陵令的英勇行为,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历史背景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普通官员在乱世中的担当,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历史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