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有第宅,长衢耀飞缨
出处:《淮上杂诗三首》
明 · 宗臣
揽辔登崇岗,车马何纵横。
王侯有第宅,长衢耀飞缨。
堂上列吴讴,堂下鸣秦筝。
豪华竟何在,今古惟枚生。
都尉岂足数,为郎亦何荣。
偃仰一世间,长揖傲公卿。
独负词赋才,千载垂芳名。
对此长太息,聊以舒郁情。
王侯有第宅,长衢耀飞缨。
堂上列吴讴,堂下鸣秦筝。
豪华竟何在,今古惟枚生。
都尉岂足数,为郎亦何荣。
偃仰一世间,长揖傲公卿。
独负词赋才,千载垂芳名。
对此长太息,聊以舒郁情。
鉴赏
此诗《淮上杂诗三首(其一)》由明代诗人宗臣所作,通过对淮上景色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
首句“揽辔登崇岗,车马何纵横”,诗人以“揽辔”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登上高岗的情景,同时借“车马纵横”之景,暗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接下来,“王侯有第宅,长衢耀飞缨”两句,通过描写贵族们的豪宅和显赫的仪仗,揭示了社会阶层的鲜明对比,以及权力与财富带来的荣耀。
“堂上列吴讴,堂下鸣秦筝”则进一步描绘了贵族生活的奢华与艺术氛围,吴讴与秦筝代表了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体现了贵族生活中的多元与丰富。然而,“豪华竟何在,今古惟枚生”两句转折,诗人发问,豪华与荣耀最终归于何处?历史长河中,唯有枚乘(汉代文学家)的名字流传千古,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
“都尉岂足数,为郎亦何荣”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自身,反思自己的官职与地位,认为都尉与郎官的身份并不足以彰显真正的荣耀。接着,“偃仰一世间,长揖傲公卿”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不屑与超然态度,他选择在世间偃仰自适,以礼节傲视权贵,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独立。
最后,“独负词赋才,千载垂芳名”两句,诗人自豪地宣称自己拥有词赋之才,并坚信这份才华将在千载之后留下芳名,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价值的坚定信念。而“对此长太息,聊以舒郁情”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时的无奈与释怀,通过抒发情感来缓解内心的压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宗臣对人生、社会、文学的独到见解,以及他在复杂世态面前保持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