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窗寂寂傍寒林,却有蛾眉向此寻
出处:《破窗漏月有怀梁药亭》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纸窗寂寂傍寒林,却有蛾眉向此寻。
夜已三更谁得到,路无一线亦相寻。
吟成冷入当帷影,酒醒光从满地心。
不待屋梁看月照,故人颜色自情深。
夜已三更谁得到,路无一线亦相寻。
吟成冷入当帷影,酒醒光从满地心。
不待屋梁看月照,故人颜色自情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联“纸窗寂寂傍寒林,却有蛾眉向此寻”,以“纸窗”、“寒林”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而“蛾眉”一词则暗示了诗人对于某位女子的思念,或许这位女子与“梁药亭”有关,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颔联“夜已三更谁得到,路无一线亦相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深夜三更,道路漆黑一片,无人可寻,唯有诗人独自徘徊,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明亮的白天与黑暗的夜晚、清晰的道路与模糊的夜路进行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
颈联“吟成冷入当帷影,酒醒光从满地心”,通过“吟”、“冷”、“帷影”、“酒醒”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情感的波动。在寒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吟诵,身影映在帷幕上,显得格外孤单;酒醒后,满地的光线似乎映射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既有温暖也有冷寂。
尾联“不待屋梁看月照,故人颜色自情深”,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即使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也不需要等待屋梁上的月光照耀,因为心中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已经足够深刻。这一句不仅点明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情感的纯粹与真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思念之情,充满了哀愁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