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高隐有馀清,最惬閒中野老情
出处:《题西溪书舍赠顾宗术》
明 · 龚诩
西溪高隐有馀清,最惬閒中野老情。
秋夜几回来借榻,竹声清比读书声。
秋夜几回来借榻,竹声清比读书声。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题西溪书舍赠顾宗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惬意的画面。诗中的“西溪高隐”点出了书舍所在之地的清幽,暗示了主人的高洁品性。"余清"二字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清新脱俗之气。"最惬閒中野老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顾宗术隐居生活的赞赏。
"秋夜几回来借榻"写诗人多次在秋夜来访,与友人共度静谧时光,共享书斋的宁静。"竹声清比读书声"以竹林的沙沙声与读书声相提并论,形象地展现了夜晚读书时的和谐氛围,竹声似乎也增添了读书的乐趣和意境。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溪书舍的环境和诗人与友人的交往,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崇尚自然、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