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借溪山为举似,尚留面目忆前因
明 · 释函是
并辔寻源访隐沦,千峰依旧可怜春。
曾陪石上惭知我,未识荆州愧病身。
暂借溪山为举似,尚留面目忆前因。
解空已到休弹指,何待他年再问津。
曾陪石上惭知我,未识荆州愧病身。
暂借溪山为举似,尚留面目忆前因。
解空已到休弹指,何待他年再问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董昭时、周赞皇、徐质美来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因病无法出门迎接的遗憾以及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首联“并辔寻源访隐沦,千峰依旧可怜春”描绘了友人们一同前往探访隐士的情景,千峰依旧在春风中展现出迷人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颔联“曾陪石上惭知我,未识荆州愧病身”则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自接待朋友的歉意和对朋友理解自己处境的感激。这里使用了“惭”和“愧”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自责和对朋友的理解与尊重。
颈联“暂借溪山为举似,尚留面目忆前因”进一步说明了诗人虽然身体不适,但心中仍怀有对友情的珍惜和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怀念。通过“溪山”这一意象,诗人将自然之美与友情相联系,表达了对自然和友情的双重热爱。
尾联“解空已到休弹指,何待他年再问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表示即使现在无法相见,也期待未来能再次相聚。这里的“解空”可能是指理解或领悟,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未能亲自接待朋友的歉意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