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定辱君王问,郑老宁容尔汝期
出处:《袁州北崇胜寺二首 其一》
宋 · 赵蕃
病中曾觅扊扅炊,别后东西无自知。
似说诸侯枉行卷,却从群彦赴明时。
相如定辱君王问,郑老宁容尔汝期。
几欲寄书愁不达,偶因閒暇一酬诗。
似说诸侯枉行卷,却从群彦赴明时。
相如定辱君王问,郑老宁容尔汝期。
几欲寄书愁不达,偶因閒暇一酬诗。
注释
扊扅:古代门闩,这里代指简陋的生活条件。东西:此处指各自东西方向,暗示分隔两地。
诸侯:古代封国的国君。
群彦:众多才子。
郑老:可能指某位德高望重的人。
尔汝期:亲密无间的交谈方式。
愁不达:忧虑信件无法送到。
酬诗:以诗回应。
翻译
病中曾试图用门闩做饭吃,分别后各自东西,无人知晓彼此消息。似乎在述说诸侯们为求学问而来,却选择追随众多才子去追求光明的未来。
像司马相如定会承受君王的询问,郑老怎会容忍你我这样的随意交谈。
多次想写信却忧虑无法送达,偶然间趁着闲暇时光,提笔作诗回应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袁州北崇胜寺二首》中的第一首,主要表达了诗人在病中与别后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首句"病中曾觅扊扅炊"描绘了诗人身体不适时仍试图自我料理的坚韧,"别后东西无自知"则流露出离别后的孤独和对未知命运的迷茫。
接下来的两句"似说诸侯枉行卷,却从群彦赴明时"暗示了诗人可能有过被诸侯赏识的机会,但选择了离开,去追求更光明的未来。"相如定辱君王问"引用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自己虽有才学,但仍愿意接受君王的询问,以显示谦逊和忠诚。
"郑老宁容尔汝期"暗指诗人期待能像郑板桥那样,即使面对世俗的眼光,也能保持真我,不受拘束。最后两句"几欲寄书愁不达,偶因閒暇一酬诗"表达了诗人想向友人倾诉心事但苦于无法传达,只能借诗来抒发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病中生活的艰辛,又有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