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辟天门从此夜,和光随地绕阳扃
出处:《羁馆除夕读老庄合刻漫赋十章》
明 · 郭之奇
将除玄览对荧荧,恍惚之中那可形。
自古及今成逆旅,惟星与象在空庭。
岂因晦朔誇朝菌,不用春秋羡楚冥。
尽辟天门从此夜,和光随地绕阳扃。
自古及今成逆旅,惟星与象在空庭。
岂因晦朔誇朝菌,不用春秋羡楚冥。
尽辟天门从此夜,和光随地绕阳扃。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宇宙、时间和生命的本质。诗人郭之奇在除夕之夜,阅读《老庄》合刻时,灵感涌现,创作了此十章之一。
首句“将除玄览对荧荧”,描绘了除夕夜即将过去,诗人面对着闪烁的灯火,内心充满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这里的“玄览”指的是深邃的洞察力,而“荧荧”则形象地描绘了灯火的闪烁,象征着智慧的光芒在黑暗中显现。
接下来,“恍惚之中那可形”一句,表达了宇宙的广阔与复杂,让人难以捉摸其真貌。诗人通过“恍惚”一词,强调了宇宙的神秘与不可完全理解性。
“自古及今成逆旅”一句,揭示了生命在宇宙中的短暂与渺小,如同过客般匆匆而过。这里“逆旅”比喻人生的旅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
“惟星与象在空庭”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即使在浩瀚的宇宙中,星辰与星座依然存在,它们是永恒的见证者,提醒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永恒。
“岂因晦朔誇朝菌”一句,通过对比朝菌(一种只能活一天的菌类)和月相变化(晦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人认为,不应因短暂的生命而夸耀,而是应珍惜每一刻。
“不用春秋羡楚冥”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延伸,通过春秋季节的变化和楚冥(古代传说中的冥界)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最后,“尽辟天门从此夜,和光随地绕阳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通过“天门”的开启和“和光”的随行,诗人似乎找到了通往宇宙深处的道路,同时也暗示了在生命的旅程中,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光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哲学思考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宇宙、时间和生命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