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春过半,稚绿已侵花
出处:《和南塘赋东轩春日即事》
宋 · 卫宗武
十分春过半,稚绿已侵花。
又见拳抽蕨,相将舌吐茶。
川原美如画,卉木烂成霞。
红旆思行乐,黄紬忆放衙。
榆年许憔悴,芳景自纷华。
但有书为圃,不妨涵圣涯。
又见拳抽蕨,相将舌吐茶。
川原美如画,卉木烂成霞。
红旆思行乐,黄紬忆放衙。
榆年许憔悴,芳景自纷华。
但有书为圃,不妨涵圣涯。
注释
十分:完全。春过半:春天即将过去的一半。
稚绿:新生的绿色。
侵花:蔓延到花朵上。
拳抽蕨:指蕨类植物初生时像拳头般大小。
相将:相伴。
舌吐茶:形容蕨类叶片展开的样子。
红旆:红色旗帜。
黄紬:黄色的绸缎。
放衙:官吏下班。
榆年:指岁月。
憔悴:形容树木老态。
芳景:美丽的景色。
纷华:繁盛华丽。
书为圃:书籍是心灵的园地。
圣涯:圣贤的智慧领域。
翻译
春天已经过去大半,嫩绿已蔓延到花朵上。又看到拳头大小的蕨类生长,它们相伴着像要吐出茶叶。
山川平原美得如同画卷,花草灿烂如云霞。
红色旗帜唤起游乐的思绪,黄色绸缎让人想起衙门的休息。
榆树似乎因岁月而憔悴,但美好的景色依然繁花似锦。
只要有书籍作为园地,心灵就能在圣贤的智慧中畅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春的美丽景象,春天已经过半,新绿的草木开始侵袭花朵。诗人观察到蕨菜抽芽,茶叶吐露,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活力和复苏。川原之美如同绘画一般,植物与树木之间色彩斑斓,形成了一片迷人的光影效果。
诗人心中充满欢乐和喜悦,也回忆起过去在田野间放牛的情景。榆年(可能指的是成熟的年龄或时节)带来的稍显憔悴与春天美好的风景相比,显得更加生动多彩。
最后,诗人提到书籍如同园圃一般,不妨在其中沉浸,与圣贤之道相通。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将个人修养与自然美景结合起来的态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得、享受大自然之美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