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揽白须,始知天地秋
出处:《寄胡伯衡兼呈叔父元理元美二首 其一》
元 · 黄玠
忆昔少年日,慷慨赋远游。
晨起揽白须,始知天地秋。
寒云去雁断,落木穷猿愁。
亲故各异方,谁当慰淹留。
此邦非吾土,怅望登兹楼。
长歌动幽愤,汗漫不可收。
晨起揽白须,始知天地秋。
寒云去雁断,落木穷猿愁。
亲故各异方,谁当慰淹留。
此邦非吾土,怅望登兹楼。
长歌动幽愤,汗漫不可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忆年轻时意气风发,胸怀壮志,远游他乡的情景。"晨起揽白须"一句,通过触须的白显示出岁月的流转和个人的沧桑。诗人感叹"始知天地秋",不仅指自然界的秋天,也寓言人生的秋季,暗示了时光荏苒,青春不再。
接下来,诗人借"寒云去雁断,落木穷猿愁"描绘出离别后的凄凉景象,大雁南飞,落叶飘零,象征着与亲朋好友的分离和孤独。他感慨"亲故各异方,谁当慰淹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无人慰藉的寂寥。
诗中"此邦非吾土,怅望登兹楼"进一步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身处异乡的无奈,登上高楼,只能远眺,心中充满惆怅。最后两句"长歌动幽愤,汗漫不可收",诗人以激昂的歌声抒发内心深沉的哀怨和无尽的忧愤,情绪悲壮,难以自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生况味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