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髯出海楼,重见活鬻艺
出处:《赠汪社耆》
清末近现代初 · 陈三立
崩坼乱喧呼,有身复安寄。
片椽青溪上,老益慕气类。
忆溷鄂王城,得子好兄弟。
不恤文酒污,偷娱风雨晦。
兴移九曲亭,登降连数辈。
波江齧山根,钟响漏苍翠。
子为最少年,捷抚陶桓桂。
丧乱枳如发,瞬及易鼎岁。
长公促一瞑,痴愿瘗烽燧。
子专持画笔,力与鹿床配。
只影天北南,呵壁俟饿毙。
霜髯出海楼,重见活鬻艺。
赠幅愈清远,魂开桃源记。
踵营梁纪丧,风义在残世。
古来独行传,于子足流涕。
癖嗜诱题咏,今昔肯相弃。
差摅恶怀抱,硬语动长喟。
片椽青溪上,老益慕气类。
忆溷鄂王城,得子好兄弟。
不恤文酒污,偷娱风雨晦。
兴移九曲亭,登降连数辈。
波江齧山根,钟响漏苍翠。
子为最少年,捷抚陶桓桂。
丧乱枳如发,瞬及易鼎岁。
长公促一瞑,痴愿瘗烽燧。
子专持画笔,力与鹿床配。
只影天北南,呵壁俟饿毙。
霜髯出海楼,重见活鬻艺。
赠幅愈清远,魂开桃源记。
踵营梁纪丧,风义在残世。
古来独行传,于子足流涕。
癖嗜诱题咏,今昔肯相弃。
差摅恶怀抱,硬语动长喟。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陈三立所作的《赠汪社耆》,描绘了对友人汪社耆的深深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赞赏。诗人首先感叹时局动荡,汪氏身处其中,却依然能坚守气节,如同青溪上的片椽,虽老而志向不改。他们曾一同度过风雨晦暗的日子,在鄂王城中分享文酒之乐,友情深厚。
诗中提到他们在九曲亭的游历,汪氏年轻时才华横溢,如同陶桓桂般敏捷。然而世事变迁,战乱频仍,连年动荡,汪氏的愿望未能实现,只能专注于绘画,生活困苦。即使如此,他依然坚韧不拔,期待着有一天能以画笔重振声名。
诗人感慨汪氏的不幸遭遇,他的画作清新脱俗,仿佛能引领人们进入桃花源般的理想世界。尽管身处乱世,汪氏的风骨和艺术追求仍然在世间流传,令人感动。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深情厚谊,愿意陪伴并支持汪氏,共同面对困境,抒发了对友人的同情和敬仰。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陈三立对汪社耆的真挚友谊和对其艺术生涯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