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不食武昌鱼,万骑时迁建业居
出处:《太初宫》
宋 · 杨备
三军不食武昌鱼,万骑时迁建业居。
曾得紫髯开国意,太初名是作宫初。
曾得紫髯开国意,太初名是作宫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三军:指代整个军队。武昌鱼:武昌(今湖北鄂州)的特产,此处代指武昌地区。
万骑:形容数量众多的骑兵。
建业居:建业,古代南京的别称,此处指代南京。
紫髯:对帝王或有威望者的尊称,此处可能指三国时期的孙权。
开国意:开创国家的意愿或建国之初的决策。
太初:初始,开端。
作宫初:作为宫殿的初始阶段。
翻译
全军将士不再享用武昌的鱼,大军时常转移驻扎在建业城。曾经得到紫髯君主开创国家的意愿,太初之时这里就被命名为宫殿开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的沧桑变迁与帝王兴衰的壮丽画面。"三军不食武昌鱼",表明了曾经的兵戈之地,如今已是和平安宁,不再有战争之需,而武昌鱼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一段历史回忆。"万骑时迁建业居"则透露出了一种强盛与繁华的场景,万马奔腾,国力强盛,但这也是一种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象征。
接下来的"曾得紫髯开国意",这里的“紫髯”指的是古代帝王或高官的尊称,表明了诗人对历史上某位英雄豪杰的赞美和怀念。"太初名是作宫初"则揭示出了一种创立之始的庄严与神圣感,太初宫不仅是一个建筑物,更承载着国家的命运和皇权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以及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寄托。每一个字眼都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重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兴衰的关怀,以及对英雄事迹的无限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