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不见山,白日落草头
出处:《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
唐 · 岑参
夫子傲常调,诏书下徵求。
知君欲谒帝,秣马趋西周。
逸足何骎骎,美声实风流。
学富赡清词,下笔不能休。
君家一何盛,赫奕难为俦。
伯父四五人,同时为诸侯。
忆昨始相值,值君客贝丘。
相看复乘兴,携手到冀州。
前日在南县,与君上北楼。
野旷不见山,白日落草头。
客舍梨花繁,深花隐鸣鸠。
南邻新酒熟,有女弹箜篌。
醉后或狂歌,酒醒满离忧。
主人不相识,此地难淹留。
吾庐终南下,堪与王孙游。
何当肯相寻,澧上一孤舟。
知君欲谒帝,秣马趋西周。
逸足何骎骎,美声实风流。
学富赡清词,下笔不能休。
君家一何盛,赫奕难为俦。
伯父四五人,同时为诸侯。
忆昨始相值,值君客贝丘。
相看复乘兴,携手到冀州。
前日在南县,与君上北楼。
野旷不见山,白日落草头。
客舍梨花繁,深花隐鸣鸠。
南邻新酒熟,有女弹箜篌。
醉后或狂歌,酒醒满离忧。
主人不相识,此地难淹留。
吾庐终南下,堪与王孙游。
何当肯相寻,澧上一孤舟。
注释
夫子:对对方的尊称,此处指诗中主角。傲常调:以傲骨特立,不随波逐流。
诏书:皇帝颁发的命令文书。
徵求:寻求、征召。
知君:知道您。
欲谒帝:想要拜见皇帝。
秣马:喂饱马匹,准备行程。
趋西周:快速奔赴西周(此处可能指京城,非历史上的西周王朝)。
逸足:奔跑迅速的骏马,此处借指主角。
骎骎: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
美声:美好的声誉。
风流:风雅之流,指具有高尚品格和才华的人。
学富赡:学识渊博。
清词:清新优美的文辞。
下笔:开始写作。
不能休:停不下来,形容才思敏捷。
一何盛:多么显赫。
赫奕:光辉灿烂,显赫盛大。
难为俦:难以找到匹敌者,无人能及。
伯父四五人:伯父有多达四五位。
同时:同一时期。
为诸侯:担任诸侯职务。
始相值:初次相遇。
值:恰逢。
君客贝丘:您在贝丘作客。
相看:互相看着对方。
乘兴:趁着高兴的心情。
携手:手拉手。
到冀州:来到冀州。
前日:前一天。
南县:地名,南方的一个县。
上北楼:登上北面的高楼。
野旷:野外空旷。
不见山:看不见山峦。
白日:太阳。
落草头:太阳落下,接近草地的边缘。
梨花繁:梨花盛开,数量众多。
深花:繁密的花朵。
隐鸣鸠:隐藏着鸣叫的斑鸠。
新酒熟:新酿的酒已发酵成熟。
有女:有一位女子。
弹箜篌:弹奏箜篌(古代弦乐器)。
醉后:酒醉之后。
或狂歌:或许会纵情高歌。
酒醒:酒醒之后。
满离忧:心中充满离别的忧愁。
主人:此处指诗人在外投宿之处的主人。
不相识:彼此不认识。
难淹留:难以长久停留。
吾庐:我的住所。
终南下:位于终南山脚下。
堪:能够,适宜。
王孙:对贵族子弟或贵客的敬称,此处指诗中主角。
游:游玩。
何当:何时,哪一天。
肯:愿意。
相寻:来找我。
澧上:澧水之滨。
一孤舟:一只孤独的小船。
翻译
夫子素以傲骨特立,常持与众不同的态度,诏书下达,寻求他的才智。得知您欲进京拜见皇帝,于是快马加鞭,奔赴西周。
您的骏马疾驰如飞,您的声誉实乃风雅之流。
您学识渊博,文辞清丽丰富,一旦提笔便文思泉涌,停不下来。
您家族显赫,辉煌至极,无人能与之比肩。
伯父们就有四五位,同时身居诸侯之位。
忆起昨日初次相遇,那时您正在贝丘作客。
我们相见甚欢,乘兴携手同游至冀州。
前日我们在南县逗留,曾与您一同登上北楼。
视野开阔,无山可见,夕阳落在草尖上。
客舍旁梨花盛开,繁密的花朵中隐藏着鸣叫的斑鸠。
南邻新酿的美酒已熟,有女子正弹奏箜篌。
酒酣时或许会放声高歌,酒醒后却满怀离别的忧伤。
因与主人素不相识,此地难以久留。
我的住所位于终南山下,环境清幽,适宜与您这样的贵胄游玩。
何时您肯前来探访,我们在澧水之上共乘一叶孤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冀州客舍中饮酒赏乐、怀念旧友并寄托深情的一种复杂情感。诗中的语言流畅自然,意境遒劲。
开篇“夫子傲常调,诏书下徵求”两句表明诗人受到了朝廷的征召,显示了其在官方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知君欲谒帝,秣马趋西周”则透露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了解和支持,表现出深厚的情谊。
“逸足何骎骎,美声实风流”描述了诗人在客舍中的悠然自得,以及他那非凡的才华和艺术造诣。“学富赡清词,下笔不能休”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文学修养和创作热情。
“君家一何盛,赫奕难为俦”表达了对友人家庭繁荣景象的赞美,而“伯父四五人,同时为诸侯”则描绘了一幅家族昌盛、兄弟并肩的壮观图景。
中间部分“忆昨始相值,值君客贝丘。相看复乘兴,携手到冀州。”回顾了与友人的初次邂逅和后来的同游记忆,流露出深情的怀念之情。
接着,“前日在南县,與君上北楼。野旷不见山,白日落草头。”则是对过去共同攀登高楼远眺时光的追忆,那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至今难忘。
“客舍梨花繁,深花隐鸣鸠。南邻新酒熟,有女弹箜篌。”描绘了诗人目前所处环境的美好,以及旁人的欢乐场景,但这与诗人的孤独和离愁形成对比。
“醉后或狂歌,酒醒满离忧。主人不相识,此地难淹留。”表达了诗人在饮酒中寻找短暂的逃避,但清醒时分离之苦又涌上心头。环境的陌生和情感的孤立使得他感到难以久留。
结尾“吾庐终南下,堪与王孙游。何当肯相寻,澧上一孤舟。”则是诗人表达了希望未来能够再次与友人相遇的愿望,即便是在遥远的未来,也期待能够重逢旧日情谊。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表现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友情和文学创作的深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