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烟水渔乡后,万叠苍山月上时
出处:《用前韵书田间晚步》
宋 · 曹勋
寓居萧寺憩衰迟,得酒宁论浊与醨。
闲里风光常自喜,暑中人事弃如遗。
一溪烟水渔乡后,万叠苍山月上时。
竹杖芒鞋田岸久,稻花细细岁丰姿。
闲里风光常自喜,暑中人事弃如遗。
一溪烟水渔乡后,万叠苍山月上时。
竹杖芒鞋田岸久,稻花细细岁丰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萧寺:寂静的寺庙。憩:休息。
衰迟:年老体衰。
宁论:何论。
浊与醨:浑浊或淡薄的酒。
闲里风光:闲暇的景色。
弃如遗:被遗忘。
烟水:雾气笼罩的水面。
渔乡后:渔村之后。
月上时:月升之时。
竹杖芒鞋:竹杖和草鞋。
田岸久:长久站立在田岸边。
稻花细细:细小的稻花。
岁丰姿:丰收的景象。
翻译
我寄居在寂静的寺庙中,享受着年老体衰后的宁静时光,只要有酒,哪怕是浑浊还是淡薄都无所谓。在闲暇的日子里,我常常独自欣赏这里的美景,而夏日的人事仿佛都被我遗忘。
沿着溪流,后面是渔村,月光洒在层层叠叠的青山之上。
手持竹杖,脚踏草鞋,我在田岸边长久驻足,细看稻花摇曳,预示着丰收的年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寓居于萧寺中的闲适生活,尽管年事已高,但仍能欣赏到清幽的景色和淳朴的乡村风情。他不拘泥于酒的清浊,只求在宁静中享受生活。夏日午后,他漫步田间,欣赏着溪水潺潺、渔村之后的烟波,以及月升苍山的静谧时刻。诗人手持竹杖,脚踏芒鞋,在田岸边流连忘返,感受着稻花飘香的丰年景象。整体上,这是一首表现诗人淡泊心境与田园之美的田园诗,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