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栖栖陈蔡道何穷,此地今留俎豆宫全文

栖栖陈蔡道何穷,此地今留俎豆宫

明 · 佘翔
栖栖陈蔡道何穷,此地今留俎豆宫
日暮平林天籁发,弦歌疑是鲁人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游弦歌台是尼父绝粮处》描绘了陈蔡道上的景象,以及对孔子当年在此经历的联想。"栖栖陈蔡道何穷"一句,通过"栖栖"形容孔子在陈蔡之地的奔波劳顿,道路漫长而艰辛,暗示了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学的不易。"此地今留俎豆宫",将昔日的困厄之地转化为纪念孔子的俎豆宫,象征着后人对先贤的敬仰和文化的传承。

"日暮平林天籁发",描绘了傍晚时分,树林中自然之声悠然响起,与孔子的弦歌相比照,仿佛能听到古代鲁国的风气和教化之声。"弦歌疑是鲁人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历史的共鸣,使人想象孔子在这里以音乐和教诲影响当地,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弦歌台的游览,表达了对孔子及其思想的敬仰,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变迁和文化延续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