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涛汹涌蛟龙舞,仙籁萧骚鹳鹤惊
出处:《题广信府李经历仲谋听松轩》
明 · 郑真
高住松崖最上层,玉人琚佩不胜清。
翠涛汹涌蛟龙舞,仙籁萧骚鹳鹤惊。
笑指钧天谈昨梦,儗烦乐府变新声。
山人要识陶弘景,风月秋高许结盟。
翠涛汹涌蛟龙舞,仙籁萧骚鹳鹤惊。
笑指钧天谈昨梦,儗烦乐府变新声。
山人要识陶弘景,风月秋高许结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松崖景象。诗人以“高住松崖最上层”,开篇即点出听松轩之所在,远离尘嚣,隐于云雾缭绕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玉人琚佩不胜清”一句,以玉人佩饰的清雅,象征听松轩环境的高洁与宁静,进一步强化了隐逸主题。
“翠涛汹涌蛟龙舞,仙籁萧骚鹳鹤惊”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松涛比作汹涌的翠涛,蛟龙在其中起舞,仙籁(松林间的声音)则让鹳鹤为之惊动。这不仅描绘了松林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笑指钧天谈昨梦,儗烦乐府变新声”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钧天,传说中的天界音乐,这里用来形容高妙的艺术境界;乐府,古代官署名,负责采集民间歌谣和创作音乐,此处意指创新的音乐艺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艺术创新的渴望。
最后,“山人要识陶弘景,风月秋高许结盟”两句,借用了陶弘景的典故,陶弘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道士和文学家,以隐居著称。诗人希望与陶弘景这样的隐士结为知己,共享风月,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林美景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和艺术追求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