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草就归来赋,求友莺声啭石头
出处:《寄石头陈芬阁》
明 · 黄公辅
别却凫鸥事楚游,洞庭阅尽一帆舟。
笑将习懒耽间者,阑入嚣尘杂遝俦。
鼓角惊残还里梦,云山引去望乡眸。
他年草就归来赋,求友莺声啭石头。
笑将习懒耽间者,阑入嚣尘杂遝俦。
鼓角惊残还里梦,云山引去望乡眸。
他年草就归来赋,求友莺声啭石头。
鉴赏
此诗《寄石头陈芬阁》由明代诗人黄公辅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陈芬阁分别后,独自游历洞庭湖畔的感慨与思绪。
首联“别却凫鸥事楚游,洞庭阅尽一帆舟”,开篇即以壮阔的景象展现离别之情。诗人离开熟悉的环境,独自乘舟游历洞庭湖,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告别和对未知旅程的探索。
颔联“笑将习懒耽间者,阑入嚣尘杂遝俦”,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自嘲,笑谈自己在闲适中逐渐养成的懒散习惯,却意外地被繁忙世俗的喧嚣所吸引,融入了纷扰的人群之中。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性格中的矛盾,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
颈联“鼓角惊残还里梦,云山引去望乡眸”,通过鼓角声唤醒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即使身处异乡,心中仍怀揣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云山的景色激发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憧憬。
尾联“他年草就归来赋,求友莺声啭石头”,诗人展望未来,期待有一天能回到故乡,完成一篇关于归来的诗作,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同石头上鸣叫的黄莺,象征着友谊的珍贵与美好。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回归故土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织,给人以深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