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楚州五邑口百万,扰静尽系太守公全文

楚州五邑口百万,扰静尽系太守公

楚州五邑口百万,扰静尽系太守公
政由吏人民乃扰,政由太守民气通。
安土乐生善民欲,恶民惟欲与吏同。
太守无能不戢吏,精力不给吏乃庸。
两狱百间塞有罪,有耳未闻一日空。
晋昌唐公名世后,清风素节为时宗。
五更三点运精思,众人安寝吏计穷。
百姓小妄赦不罪,庶几小屈能自致。
五邑来者初亦汇,久而官悚吏皆畏,虽欲呼之亦不至。
乃知狱空空有理,百万无冤无枉吏。
来者迎刃无留滞,赦来两狱久无事。
太守政声既如此,廉车旁午目所备。
胡不剡章上天子,追风早来促公起,去入省闱或使指。
吏皆欲去民欲留,我祝公去岂同吏,长坂大车程万里。

鉴赏

此诗颂扬了楚州太守的卓越政绩。诗人以“楚州五邑口百万,扰静尽系太守公”开篇,描绘了太守治理下的五邑之盛况,百姓生活安定,社会秩序井然。接着,“政由吏人民乃扰,政由太守民气通”两句对比了政治清明与混乱的根源,强调了太守在治理中的关键作用。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太守如何通过整顿吏治,改善民生,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恶吏无所遁形。通过“两狱百间塞有罪,有耳未闻一日空”等描述,展现了太守对司法公正的坚持和对犯罪行为的严惩不贷。

晋昌唐公的形象被引入,作为太守政绩的象征,其“清风素节为时宗”的品质被高度赞扬。诗人还提到太守勤于政务,深夜仍在思考政务,即使在众人休息之时,也未停止工作,展现了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诗中特别提到了太守对百姓的宽容与体恤,即使轻微过失也能得到宽恕,鼓励百姓自我改正。这种宽宏大度的治理方式,使得百姓心悦诚服,愿意留在太守的治理之下。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太守政绩的高度评价,认为其政声卓著,廉洁自律,希望朝廷能够认识到太守的才能,给予更高的职位,让更多的百姓受益。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太守离开后的不舍,以及对太守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赞颂,展现了古代官员为国为民的高尚品德和卓越的治理能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官员道德修养和政绩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