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多气色,今古动波澜
出处:《杨维斗徐君和朱云子共邀舟游二首》
明 · 郭之奇
朋聚东南美,游穷日夜欢。
云山多气色,今古动波澜。
游鹿台何在,栖乌树几残。
请看波上月,复已挂幽峦。
云山多气色,今古动波澜。
游鹿台何在,栖乌树几残。
请看波上月,复已挂幽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朋友相聚的欢乐与自然景色的壮丽。首句“朋聚东南美”开篇点题,东南之地,风光旖旎,朋友相聚会于此地,定是乐事一桩。接着“游穷日夜欢”,无论是白日还是夜晚,游玩的乐趣都未曾消减,可见聚会之欢畅。
“云山多气色,今古动波澜。”这两句转而描写自然景色,云雾缭绕的山峦,色彩斑斓,古今的风韵在波涛中荡漾,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厚重。
“游鹿台何在,栖乌树几残。”鹿台,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地点或象征,此处询问鹿台的位置,似乎是在寻找某种记忆或过往的美好。栖乌树几残,则是描述树木的衰败,或许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请看波上月,复已挂幽峦。”诗人邀请读者一同欣赏水面之上的明月,它已经挂在了幽静的山峦之上。这一景象既美丽又富有诗意,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朋友相聚的欢乐与自然景色的壮丽,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