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道文书拨不开,未妨高处独徘徊
出处:《再赋荔枝楼》
宋 · 陆游
只道文书拨不开,未妨高处独徘徊。
山横瓦屋披云出,水自牂牁裂地来。
暝入帘阴吹细雨,凉生楼角转轻雷。
痴顽也拟忘乡国,不奈城头暮角哀。
山横瓦屋披云出,水自牂牁裂地来。
暝入帘阴吹细雨,凉生楼角转轻雷。
痴顽也拟忘乡国,不奈城头暮角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只道:只以为。文书:书信。
拨不开:难送达。
未妨:不妨。
高处:高处。
独徘徊:独自徘徊。
山横:山峦横卧。
瓦屋:像瓦屋一样。
披云出:穿透云层。
牂牁:古代地名,这里指水源。
裂地来:破地而出。
暝入:傍晚进入。
帘阴:窗帘后的阴影。
吹细雨:吹来细雨。
凉生:凉意产生。
楼角:楼角。
转轻雷:转变成轻雷声。
痴顽:痴傻顽固。
拟忘:尝试忘记。
乡国:家乡。
不奈:抵挡不住。
城头:城头。
暮角:傍晚的号角。
哀:凄凉。
翻译
只以为书信难送达,不妨独自在高处徘徊。山峦如瓦屋般横卧云端,水流自牂牁破地而出。
傍晚时分,微雨穿过窗帘,凉意从楼角传来,伴随轻轻的雷声。
即使痴傻也要尝试忘记家乡,却抵挡不住城头凄凉的暮角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再赋荔枝楼》,通过对荔枝楼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情感。首句“只道文书拨不开”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烦忧和对现实困境的挣扎,仿佛被文书事务所困。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而是选择“未妨高处独徘徊”,在高楼上独自思考,寻求心灵的解脱。
接下来的两句“山横瓦屋披云出,水自牂牁裂地来”,描绘了荔枝楼周围的自然景色,山峦叠嶂,云雾缭绕,水流湍急,显示出壮丽而开阔的景象,试图以自然之景来舒缓心情。
“暝入帘阴吹细雨,凉生楼角转轻雷”描绘了傍晚时分,细雨轻拂,凉意渐生,楼角间传来微弱的雷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痴顽也拟忘乡国,不奈城头暮角哀”直抒胸臆,即使试图忘却故乡,但城头传来的暮角声却勾起了无尽的哀愁,表达了诗人无法割舍的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流露,展现了陆游在困境中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难以割舍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