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仰仙岩岁已深,此行一见即知音
出处:《淳祐壬子王正人谒仙荐芗有感而题》
宋 · 赵善浥
企仰仙岩岁已深,此行一见即知音。
水帘不卷非朝夕,芝石长生到古□。
孤鹤来迎疑识面,片云飞去出无□。
相逢总是旌阳侣,唤起先生问剑□。
水帘不卷非朝夕,芝石长生到古□。
孤鹤来迎疑识面,片云飞去出无□。
相逢总是旌阳侣,唤起先生问剑□。
注释
企仰:仰慕。仙岩: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
岁已深:时间已久远。
知音:知己。
水帘:流水形成的帘幕。
非朝夕:不是每天都能看到。
芝石:象征长寿的灵芝和石头。
长生:永生不老。
孤鹤:独自飞翔的鹤。
疑识面:似乎认出了对方。
无□:消失不见。
旌阳侣:来自旌阳的朋友或仙侣。
先生:对仙人的尊称。
剑□:剑的秘密或典故。
翻译
长久以来我仰慕仙岩,这次相遇就如知心朋友。流水帘幕并非一时显现,灵芝石头象征永恒生命。
孤独的鹤儿似曾相识,一片云彩飘然而去无踪迹。
我们相逢定是来自旌阳的朋友,唤起先生询问宝剑的秘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善浥所作的《淳祐壬子王正人谒仙荐芗有感而题》,表达了诗人对仙岩的景仰以及与仙人的想象交流。首句“企仰仙岩岁已深”,体现了诗人长久以来对仙岩的向往和期待,暗示了仙岩的神秘与深远。次句“此行一见即知音”,表达了诗人认为此次拜访将是一次心灵上的契合。
“水帘不卷非朝夕,芝石长生到古□”描绘了仙岩的自然景观,水帘常年不卷,象征着仙界的永恒与静谧,而芝石长生则寓意仙人修炼的长寿与仙道。此处的□可能是漏字,但不影响诗意理解。
“孤鹤来迎疑识面,片云飞去出无□”通过孤鹤和白云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仙人亲自迎接,又或是诗人与仙灵的互动。同样,此处的□也可能是缺失的文字。
最后两句“相逢总是旌阳侣,唤起先生问剑□”,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仙人成为道友,甚至向仙人请教剑术,体现出对仙道追求的热切。整首诗以仙岩为背景,融合了诗人的情感与想象,展现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修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