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来不可解,去住浑皆疑
出处:《久泊》
明 · 郭之奇
兀坐香浮几,栖迟积所思。
惯于舟作室,宛在水之湄。
独有春邀伴,忽忘已谓谁。
痴来不可解,去住浑皆疑。
惯于舟作室,宛在水之湄。
独有春邀伴,忽忘已谓谁。
痴来不可解,去住浑皆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长久停泊在水边时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孤独与思考的氛围。
首句“兀坐香浮几”,诗人独自坐在船中,周围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场景。接着,“栖迟积所思”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思绪累积已久,无法排遣。
“惯于舟作室,宛在水之湄。”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习惯于以舟为家的生活状态,仿佛他已将这艘船视为自己的居所,身处水边,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远离尘嚣。
“独有春邀伴,忽忘已谓谁。”春日的美景邀请着诗人为伴,但在这孤独的环境中,诗人却突然忘记了自己与谁相谈甚欢。这里的“伴”既指自然界的美好景致,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或思绪。
“痴来不可解,去住浑皆疑。”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自我存在状态的深刻疑惑。无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让他感到困惑不解,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和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思考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