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厚土埋金乌,吾说可一彗全文

厚土埋金乌,吾说可一彗

宋末元初 · 方回
我身即此庵,要识一个自。
自心为庵主,太阳了不二。
太阳本常明,天半隔以地。
朝红正昼白,暮夜黄黑异。
其明未尝减,西没复东出。
此心亦如此,外物为之累。
去蔽实在我,岂可自壅閟。
日能自用力,疾鞭扶桑辔。
心可自用心,明德永弗坠。
节饮自少醉,寡欲自少寐。
自己有此宝,碎璧肯自弃。
慈湖言本心,似亦无可议。
未发缺存养,所见恐未粹。
子往拜其祠,于焉设讲肆。
长短审取舍,予夺谨废置。
天日揭义理,慎勿徇私意。
厚土埋金乌,吾说可一彗
大明晓常升,难眯万目视。
老禅骂祖法,不妨略一试。

拼音版原文

shēnānyàoshí

xīnwèiānzhǔtàiyángleèr

tàiyángběnchángmíngtiānbàn

cháohóngzhèngzhòubáihuánghēi

míngwèichángjiǎn西méidōngchū

xīnwàiwèizhīlèi

shízàiyōng

néngyòngbiānsāngpèi

xīnyòngxīnmíngyǒngzhuì

jiéyǐnshǎozuìguǎshǎomèi

yǒusuìkěn

yánběnxīn

wèiquēcúnyǎngsuǒjiànkǒngwèicuì

wǎngbàiyānshèjiǎng

chángduǎnshěnshèduójǐnfèizhì

tiānjiēshènxùn

hòumáijīnshuōhuì

míngxiǎochángshēngnánwànshì

注释

庵:小庙或修行之处。
自:自我,真我。
庵主:内心的主宰。
太阳:象征真理或内心光明。
天半隔以地:比喻真理被世俗遮蔽。
疾鞭:用力驱策。
慈湖:人名或地名,可能指有智慧的人。
存养:修养、培养。
讲肆:讲堂,教学场所。
审取舍:仔细权衡选择。

翻译

我自身就是这座庵,要了解一个真实的自我。
内心深处是庵主,如同太阳永恒不变。
太阳原本永远光明,却被天空和大地遮挡。
早晨红日当空,白天明亮,夜晚则转为黄色或黑色不同。
它的光明从未减少,即使西沉后又从东方升起。
人心也如此,被外界事物牵累。
去除遮蔽其实在我,怎能自我封闭。
太阳能自我运行,奋力驱策扶桑马车。
心灵也能自我净化,美德永不堕落。
适量饮酒避免过醉,寡欲则少有睡眠困扰。
我拥有这无价之宝,怎会轻易放弃。
慈湖所说本心,似乎并无异议。
未显露时需修养,见解可能还不够纯正。
你去拜他的庙宇,那里设有讲堂。
对事物长短做出明智选择,给予和剥夺都要谨慎。
天理昭昭,切勿受个人私欲影响。
深厚的土壤掩藏金乌,我的观点或许独特。
大光明常照世间,但难以满足所有人的目光。
老禅师批评祖传法则,不妨尝试一下我的说法。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到元初时期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送家自昭慈湖山长》。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和自我修养的高尚追求。

诗中的“我身即此庵”表达了作者将自己的身体比喻成寺庙,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独立与纯净。接着“要识一个自”则是指认识到这个真实的自己,即内心的主宰。这一段话显示出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行的决心。

“太阳本常明,天半隔以地。”这里借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内心的光明与外界的区分,太阳虽然被山脉阻挡,但它自身的光芒永远不会减少。这是对内在精神力量的一种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我本质不受外界干扰的坚信。

“心可自用心,明德永弗坠。”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内心修养的重视和自主控制的能力,强调了通过不断地使用自己的心灵来提升品德,永远不会堕落。

“节饮自少醉,寡欲自少寐。”这一部分则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提倡,即适度饮食,不被物质欲望所困扰,这也是作者对于个人修养的具体实践。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纯净和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禅理修养和对自然界的观察。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方回在诗中展现了自己对于生活、宇宙和自我认知的一种高远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