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觉梦寻桃叶渡,不知身在菊花洲
出处:《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其八》
宋 · 吴潜
午香一缕篆烟收,攲枕方床此景悠。
便觉梦寻桃叶渡,不知身在菊花洲。
簿书堆里挨排日,砧杵声中断送秋。
坏户蛰虫犹识候,人生知觉似渠不。
便觉梦寻桃叶渡,不知身在菊花洲。
簿书堆里挨排日,砧杵声中断送秋。
坏户蛰虫犹识候,人生知觉似渠不。
注释
午香:午后的香气。篆烟:篆刻形状的烟雾。
攲枕:斜倚枕头。
方床:方形床铺。
悠:悠闲。
梦寻:在梦中寻找。
桃叶渡:古代地名,传说为王献之与桃叶的爱情故事发生地。
菊花洲:泛指有菊花盛开的地方。
簿书:文书、账册。
挨排日:度过一天又一天。
砧杵:捣衣石和捣衣棒。
断送秋:标志着秋天的结束。
坏户:破旧的门户。
蛰虫:冬眠的昆虫。
识候:感知季节变化。
知觉:情感或意识的感知。
渠:它,这里指代虫子。
翻译
午后的香气随着篆刻的烟雾渐渐消散,我斜倚在方床上,这景色悠然自得。仿佛梦境中寻找桃叶渡口,却不知自己其实身处菊花盛开的洲渚。
每日在文书堆中度过,听着砧板和捣衣棒的声音,秋天就这样悄悄溜走。
破旧门户里的虫儿尚能感知时节变换,相比之下,人的情感知觉是否也是如此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得的午后景象。开篇"午香一缕篆烟收,攲枕方床此景悠",通过午间的香气和袅袅升腾的烟雾,传达出一种宁静与舒适的氛围,诗人躺在床上,感受着这份悠长的时光。
接着"便觉梦寻桃叶渡,不知身在菊花洲"一句,则是说诗人在这种安逸中,不知不觉地沉入了梦乡,或许是在追寻那传说中的桃花源,而现实中的身体却仍旧停留在这片菊花盛开的土地上。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逃离现实、追求理想世界的心境。
"簿书堆里挨排日,砧杵声中断送秋"一段,写出了诗人在书籍和劳作之间穿插的生活状态。"簿书堆里"表明了诗人的阅读之余,也会有闲暇时光,而"砧杵声中断送秋"则透露出即便是在这样的安逸生活中,时间依旧在流逝,秋天也随着劳作的声音渐行渐远。
最后"坏户蛰虫犹识候,人生知觉似渠不"一句,则是说即使破败的门户旁边的小昆虫还能感受到季节的变化,而人的生命却如同细小的河流,不断地在流逝中失去知觉。这里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以其柔和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既有物质享受又不忘精神追求的人生状态,同时也流露出对于时光易逝、生命脆弱的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