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长罗后乘,林转隐前驱
出处:《行春野外》
宋 · 宋祁
绿野阳膏动,春旗出晓衢。
川长罗后乘,林转隐前驱。
早蕊红粘杏,轻苞紫缀榆。
桑郊不敢问,直为使君愚。
川长罗后乘,林转隐前驱。
早蕊红粘杏,轻苞紫缀榆。
桑郊不敢问,直为使君愚。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阳膏:形容阳光温暖如膏,明亮照人。春旗:春天的旗帜,可能指官府或节日的标志。
罗后乘:官员们的车驾行列。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翻译
绿色的田野沐浴着阳光,春天的旗帜在清晨的街道上飘扬。河流两岸,官员们的车驾排列有序,树林间他们的队伍时隐时现。
早开的花朵像红色的杏花粘连枝头,轻盈的紫色小包点缀着榆树。
不敢询问那片桑树林,只因我是使君身份,显得有些愚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郊野风光图。诗人以优美的笔触,捕捉了大自然在春天复苏时的各个侧面。
"绿野阳膏动"一句,以"绿"和"膏"两个字生动地传达出春天草木恢复生机的景象。"春旗出晓衢"则描绘了清晨露珠如同战旗,预示着春意渐浓。
接下来的"川长罗后乘,林转隐前驱"两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漫游,川流不息,林木回旋,给人一种动感和深远之美。
"早蕊红粘杏,轻苞紫缀榆"细腻地刻画了春天花开的景象。早晨的花朵如同粘在杏树上,而轻盈的苞片则缠绕于榆树周围,色彩斑斓。
最后两句"桑郊不敢问,直为使君愚"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谦逊和自嘲的情感。"桑郊"即桑树成荫的地方,诗人以此隐喻自己在自然之中微不足道,只是因为对使君(指朝廷官员)的愚忠而不敢多问。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春天美好景象的细腻描绘。同时,诗人的情感表达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内敛和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