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上岸是修竹,仄径如行蛇全文

上岸是修竹,仄径如行蛇

宋 · 张孝祥
七年暑中行,道路万里赊。
今夕已七夕,我犹在天涯。
系船苍石根,人影散晚沙。
上岸是修竹,仄径如行蛇
茅屋四五间,往昔佛所家。
经禅劫火尽,旧观初萌芽。
墙叠古瓦盆,僧披破袈裟。
喜闻拄杖声,扫地自点茶。
何以为我娱,冰雪汲井花。
一洗十日渴,分凉到童髽。
盈盈牛女期,不著雨洗车。
疏星银汉动,新月玉钩斜。
更呼老奚官,卷芦作鸣笳。
莫惊潭中龙,聊起栖树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七夕之夜游历衡阳边境,探访一处临水的小寺庙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寺庙氛围的深切感受。

首句“七年暑中行,道路万里赊”描绘了诗人长期跋涉,历经酷暑,行走于遥远的道路之上。接着,“今夕已七夕,我犹在天涯”表达了尽管时值七夕佳节,诗人却仍身处于遥远的异乡,无法与亲人团聚的孤独感。

“系船苍石根,人影散晚沙”描绘了诗人停泊船只,站在苍石之旁,晚霞映照下的人影洒落在沙滩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上岸是修竹,仄径如行蛇”则通过修长的竹林和蜿蜒曲折的小径,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

“茅屋四五间,往昔佛所家”描述了寺庙的简朴与历史的痕迹,暗示着这里曾是僧侣修行的地方。“经禅劫火尽,旧观初萌芽”表达了寺庙虽经战火摧残,但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精神的传承与复兴。

“墙叠古瓦盆,僧披破袈裟”描绘了寺庙的外观与僧侣的生活状态,古朴而充满禅意。“喜闻拄杖声,扫地自点茶”则展现了僧侣们日常生活的和谐与宁静,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

“何以为我娱,冰雪汲井花”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好奇与欣赏,以及对清凉与纯净的追求。“一洗十日渴,分凉到童髽”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寺庙生活的深深喜爱,以及对精神与物质双重满足的渴望。

最后,“盈盈牛女期,不著雨洗车”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待。“疏星银汉动,新月玉钩斜”描绘了夜空中的美景,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呼老奚官,卷芦作鸣笳”则通过唤起老仆人,吹奏芦笛,进一步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莫惊潭中龙,聊起栖树鸦”以潭中之龙和栖息的乌鸦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寺庙氛围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