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一片嵌岩,书千古光辉
出处:《吊卢殷 其四》
唐 · 孟郊
登封草木深,登封道路微。
日月不与光,莓苔空生衣。
可怜无子翁,蚍蜉缘病肌。
挛卧岁时长,涟涟但幽噫。
幽噫虎豹闻,此外相访稀。
至亲唯有诗,抱心死有归。
河南韩先生,后君作因依。
磨一片嵌岩,书千古光辉。
日月不与光,莓苔空生衣。
可怜无子翁,蚍蜉缘病肌。
挛卧岁时长,涟涟但幽噫。
幽噫虎豹闻,此外相访稀。
至亲唯有诗,抱心死有归。
河南韩先生,后君作因依。
磨一片嵌岩,书千古光辉。
注释
登封:地名,古代县名。莓苔:一种青苔,常生于阴暗潮湿处。
可怜:令人怜悯,悲哀。
蚍蜉:大蚂蚁,比喻力量微小。
挛卧:病痛中蜷缩。
幽噫:低声哭泣或叹息。
因依:依靠,依托。
嵌岩:嵌入岩石的物体,这里可能指石碑。
光辉:荣誉或精神上的光辉,此处可能指诗的影响力。
翻译
登封的草木长得繁茂,道路显得狭窄而微小。太阳和月亮不再照耀,莓苔独自生长在衣物上。
可悲的是这位无嗣老人,如同蚍蜉附着于病体。
长久地蜷缩在病榻上,只有叹息声回荡在幽深之处。
他的哀叹引来虎豹的注意,但来访者寥寥无几。
最亲近的只有诗,它是我心灵的归宿。
在河南的韩先生,将成为我最后的依靠。
在一块磨平的岩石上,我要刻下永恒的光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名为《吊卢殷(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哀思和深沉的悲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卢殷的怀念之情。
“登封草木深,登封道路微。”开篇两句,设置了一种幽静而荒芜的氛围,草木丛生,道路湮没,显示出一片荒凉景象,也隐喻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消亡。
“日月不与光,莓苔空生衣。”这里诗人借自然之物来抒发情感,日月不再照耀,草丛却自行繁衍,如同给大地披上一层绿色的衣裳,这种对比强化了生命消逝与自然永恒的对比。
“可怜无子翁,蚍蜉缘病肌。”诗人感慨于无子之老翁,以蚂蚁为喻,表达出对于生者和逝者的悲哀。蚂蚁虽小,却能因病而结缘于人的肌肤,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关联。
“挛卧岁时长,涟涟但幽噫。”诗人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个人生命短暂的感慨。岁月悠长,却只剩下无尽的叹息。
“幽噫虎豹闻,此外相访稀。”这里诗人通过对动物的描写,表达出一种孤独与荒凉的情境,即便是猛兽也难得一见,更不用说人类的往来了。
“至亲唯有诗,抱心死有归。”诗人在此表达了文学创作对于自己情感寄托的重要性。诗歌成为了他与逝者卢殷之间最为深切的联系,也是他内心世界中永恒不变的部分。
“河南韩先生,后君作因依。”这里提及的是另一个历史人物或友人,通过对他的回忆来加强诗歌的情感表达。
“磨一片嵌岩,书千古光辉。”最后两句,是诗人对于自己文学创作的自信和期许。即使是最坚硬的岩石,也可以被磨损成美丽的艺术品,这里的“书”字涵盖了对知识、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传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深切哀思,以及他对文学创作和精神世界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