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荒收酒幔,屋古布苔茵
出处:《送友失意南归》
唐 · 顾况
衣挥京洛尘,完璞伴归人。
故国青山遍,沧江白发新。
邻荒收酒幔,屋古布苔茵。
不用通名姓,渔樵共主宾。
故国青山遍,沧江白发新。
邻荒收酒幔,屋古布苔茵。
不用通名姓,渔樵共主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衣:衣物。挥:挥洒。
京洛:京都洛阳。
尘:风尘。
完璞:未经雕琢的美玉。
伴:陪伴。
归人:归乡的人。
故国:故乡。
青山:青翠的山峰。
沧江:苍茫的江水。
白发新:新生的白发。
邻荒:荒废的邻居。
收酒幔:收起酒旗。
屋古:古老的房屋。
布苔茵:长满青苔。
通名姓:通报姓名。
渔樵:渔夫和樵夫。
共主宾:共为主客。
翻译
身披京城风尘,带着完整的璞玉归来。故乡的青山依旧,江水映照着我新生的白发。
荒废的邻居收起酒旗,古老的房屋长满青苔。
无需通报姓名,渔夫樵夫在此共为宾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场景,诗人在送别时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对友去之地的怀念。"衣挥京洛尘"一句,通过衣服上的尘土来暗示行者来自远方的京都洛阳,而"完璞伴归人"则点出了陪同的玉璧象征着纯洁无暇的情谊和友情。
接着的"故国青山遍",诗人通过故国的青山绿水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而"沧江白发新"则透露出时光易逝,岁月匆匆,使人不禁感叹。"邻荒收酒幔"一句,描绘了一种边远地区收获果实后举行庆祝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环境和情感寄托。
"屋古布苔茵"一句中,通过房屋的古老和屋顶上的苔藓来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最后两句"不用通名姓,渔樵共主宾"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无需借助姓名即可相互理解和尊重,如同渔夫(渔民)与樵夫(樵夫,即打柴的人)之间的相知相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送别时的心情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流逝时光的无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