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牛山之南,垂钓山之北
出处:《白石渡》
清 · 戴亨
饭牛山之南,垂钓山之北。
行者莫问津,前途不相识。
行者莫问津,前途不相识。
鉴赏
这首诗《白石渡》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渡口景象。
“饭牛山之南,垂钓山之北。” 开篇以“饭牛”和“垂钓”两个活动,巧妙地勾勒出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饭牛山南是劳作的场景,垂钓山北则是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行者莫问津,前途不相识。” 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行者在渡口前犹豫不决,不愿过河,或许是因为对未知的恐惧,或许是对于新环境的陌生感。这不仅是对行者心理的细腻刻画,也暗含了人生旅途中的迷茫与选择的艰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强调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难以真正相识相知,保持距离与独立。
整体而言,《白石渡》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人性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类情感和社会现实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