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因病成慵懒,一日那无一日休
出处:《潘丈游南寺灵岩天台回遂呈刘学录》
宋 · 陈宓
不到南山逐胜游,新诗题遍柳公楼。
须驱尘世蚊虻暑,唤起云天雕鹗秋。
盏斝献酬依未荫,笑谈喧寂间川流。
自怜因病成慵懒,一日那无一日休。
须驱尘世蚊虻暑,唤起云天雕鹗秋。
盏斝献酬依未荫,笑谈喧寂间川流。
自怜因病成慵懒,一日那无一日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山:指代名胜之地。逐胜:游览名胜。
新诗:刚创作的诗歌。
柳公楼:可能是某处有柳树的楼阁,也可能指代某位诗人。
须驱:必须驱赶。
蚊虻:比喻世俗的烦恼或小人。
暑:炎热的夏季。
唤起:激起。
雕鹗:猛禽,象征志向高远的人。
盏斝:古代饮酒器具。
献酬:敬酒、回敬。
未荫:尚未遮蔽,指酒还未喝完。
笑谈:谈笑。
喧寂:喧闹与寂静。
自怜:自我怜悯。
慵懒:懒散。
一日那无一日休:怎能没有一天的休息呢。
翻译
不去南山游玩寻胜,新写的诗篇遍布柳公楼。要赶走俗世的酷暑蚊虫,唤起秋天的天空和猛禽。
举杯献酒还未尽兴,笑声谈话在寂静中流淌。
自叹因病变得懒散,一天之中哪能没有片刻休息呢。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陈宓未能陪同潘丈游览南山及灵岩、天台的遗憾,转而通过新诗创作来表达对友人游历的想象和对清凉秋意的向往。首联表达了未能亲至胜景的惋惜,以柳公楼为题诗之地,寓含文人雅兴。颔联运用比喻,希望驱散尘世的烦扰与暑热,唤起秋天的豪情与壮志,暗喻提升自我、追求卓越的愿望。颈联写饮酒欢谈的场景,尽管身处寂静之中,但笑声如川流不息,展现出友情的深厚。尾联诗人自嘲因病而慵懒,但仍期待着每日能有所作为,流露出积极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宋代士人的文化情怀和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