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此身居下位,无路画良筹全文

此身居下位,无路画良筹

宋 · 王禹称
经略十三州,东南帝不忧。
二年辞玉砌,几夜梦珠旒。
旌旆虽遐适,江山是胜游。
风谣随处采,民瘼尽心求。
报国机钤密,供吟景象幽。
煮茶溪畔寺,望月海边楼。
步武思龙尾,琴书在鹢舟。
听泉调玉轸,拂石试银钩。
古画多收买,新诗寡和詶。
酒醒闻瀑响,睡起见潮头。
奉使时将久,归朝礼必优。
一麾先出守,万户待封侯。
遇主当宜贵,遗材亦合收。
此身居下位,无路画良筹
已悔田园废,堪惊鬓发秋。
凭谁念寒苦,祇自拟归休。
僻甚陶元亮,贫过鲁仲由。
品题殊不滥,清浊肯同流。
复命期三接,陈诗说四愁。
荐雄如有便,还解杀身酬。

注释

经略:治理。
十三州:十三个州。
东南帝:东南方的皇帝。
辞玉砌:离开宫殿。
珠旒:华丽的珠帘。
旌旆:旗帜。
遐适:远行。
江山:江山。
胜游:胜地游历。
风谣:民间歌谣。
民瘼:百姓疾苦。
报国:报效国家。
机钤密:秘密筹划。
景象幽:幽深的场景。
煮茶:煮茶。
溪畔寺:溪边寺庙。
望月:赏月。
海边楼:海边楼阁。
步武:步履。
龙尾:龙尾。
鹢舟:小船。
听泉:倾听泉水。
玉轸:琴弦。
银钩:银制的钓鱼工具。
古画:古画。
新诗:新诗。
和詶:应和。
酒醒:酒醒。
瀑响:瀑布声。
潮头:潮水。
奉使:出使。
归朝:回归朝廷。
礼必优:定会受到优待。
一麾:担任要职。
万户:万户人家。
封侯:封侯。
遇主:遇到明主。
遗材:未展的才能。
无路:无计策。
良筹:良策。
田园废:放弃田园。
鬓发秋:白发如秋。
寒苦:艰辛。
归休:归隐。
陶元亮:陶渊明。
鲁仲由:鲁仲连。
品题:评价。
滥:过多。
清浊:清高与世俗。
复命:回报使命。
三接:三次接见。
四愁:四重忧虑。
荐雄:推荐英雄。
杀身酬:以生命相报。

翻译

他治理了十三个州,东南方的皇帝无忧无虑。
两年后离开宫殿,多少个夜晚梦见华丽的珠帘。
虽然远行,但他把江山当作胜地游历。
采集各地歌谣,全心关注百姓疾苦。
秘密筹划报效国家,吟咏的场景幽深。
在溪边寺庙煮茶,海边楼阁赏月。
步履追随龙尾,琴书陪伴在小船。
倾听泉水调弄琴弦,拂拭石头尝试银钩。
收集古画,少有应和新诗。
酒醒时听到瀑布声,醒来时看到潮水起落。
出使时间长,回归朝廷定会受到优待。
担任要职,期待封侯。
遇到明主应当显贵,才能未展也应被接纳。
身处低位,却无良策施展。
后悔放弃田园,感叹岁月如秋白发。
无人理解我的艰辛,只想归隐田园。
像陶渊明般偏僻,生活贫困如鲁仲连。
评价公正,从不随波逐流。
期待三次接见后回报使命,述说四重忧虑。
若有机会推荐英雄,我愿以生命相报。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作为采访使的经历和感受。开篇“经略十三州,东南帝不忧”表明诗人巡视过多个州县,对国家的安定感到满意。接着,“二年辞玉砌,几夜梦珠旒”则透露出诗人的仕途生涯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旌旆虽遐适,江山是胜游”显示了诗人在外任职时,即便是在偏远的地方,也能欣赏到自然美景。其后,“风谣随处采,民瘼尽心求”则表现出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收集民间故事的兴趣。

“报国机钥密,供吟景象幽”可能是指诗人在仕途上的忠诚以及他对国家的贡献。紧接着,“煮茶溪畔寺,望月海边楼”则描绘了诗人闲适生活的情趣。

“步武思龙尾,琴书在鹢舟”展示了诗人的文化修养和爱好。而“听泉调玉轸,拂石试银钩”则表现出诗人对音乐和手工艺品的欣赏。

“古画多收买,新诗寡和詶”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的追求和批评,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文学创作的现状。紧接着,“酒醒闻瀑响,睡起见潮头”则是对生活中一段美好瞬间的描写。

“奉使时将久,归朝礼必优”表达了诗人作为使者在外的时间可能会很长,但他对于回朝后所需履行的礼节感到重要。以下,“一麾先出守,万户待封侯”则是对未来仕途的憧憬和期待。

“遇主当宜贵,遗材亦合收”显示了诗人对于遇到明主时应当自重,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身后事务考虑周全。紧接着,“此身居下位,无路画良筹”则是对自己地位的自谦和对未来出路的探索。

“已悔田园废,堪惊鬓发秋”表现出了诗人对过去未能从事田园生活的遗憾,以及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而“凭谁念寒苦,祇自拟归休”则是对未来退隐生活的向往。

“僻甚陶元亮,贫过鲁仲由”通过与历史上的隐逸和贫士相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处境有一定的感慨。紧接着,“品题殊不滥,清浊肯同流”则是对文学创作的自信,同时也表现出他愿意与其他文人交流思想。

最后,“复命期三接,陈诗说四愁”可能是在表达对某种使命的期待和对于诗歌创作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感慨。而“荐雄如有便,還解杀身酬”则是希望能够推荐有才华的人物,并且愿意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

整体来看,此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人事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作为一个采访使者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于仕途、文学创作和未来退隐生涯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