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山称漫仕,彭泽赋归来
出处:《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 其八》
宋 · 黄公度
山林往不返,朝市去无回。
能乐穷通者,真知出处哉。
次山称漫仕,彭泽赋归来。
堪笑胁肩子,相从不待媒。
能乐穷通者,真知出处哉。
次山称漫仕,彭泽赋归来。
堪笑胁肩子,相从不待媒。
注释
山林:指隐居的山野生活。往不返:无法回头,指不再回归世俗生活。
朝市:指朝廷或集市,象征世俗社会。
去无回:离开后不会回来。
能乐:能够享受。
穷通:困厄和显达。
出处:出仕或退隐的选择。
次山:王次山,唐代诗人,这里代指悠闲做官的人。
彭泽:陶渊明,东晋诗人,曾为彭泽县令,有归隐之意。
赋归来:写有《归去来兮辞》的归隐行为。
胁肩子:形容人曲意逢迎的样子。
相从:相互跟随。
媒:媒介,这里指撮合的人。
翻译
山林中的隐逸生活无法回头,朝堂与集市的忙碌生涯无法返回。能够安于困厄和显达的人,才是真正明白出处选择的人。
王次山以闲适的态度做官,陶渊明则写下《归去来兮辞》表达回归田园的愿望。
可笑那些曲意逢迎之人,他们互相追随并不需要别人的撮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名为《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其八)》。诗中表达了对山林隐逸与朝市功名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前两句“山林往不返,朝市去无回”描绘了选择不同道路的人们,一旦踏入山林或投身朝市,往往难以回头。接下来,“能乐穷通者,真知出处哉”强调了真正理解人生起伏、懂得享受贫穷与显达的人,才是真正明白进退之道的人。
诗人引用了卢仝(次山)的隐逸态度和陶渊明(彭泽)的归隐之举,以此表达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赞赏。“次山称漫仕”指的是卢仝以漫游为官,不拘泥于权位;“彭泽赋归来”则指陶渊明因不满官场而辞官归隐,《归去来兮辞》是其代表作。
最后两句“堪笑胁肩子,相从不待媒”讽刺了那些在官场上阿谀奉承、攀附权贵的人,他们如同需要媒婆牵线才能结交朋友,与前文的隐士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和独立精神的推崇。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