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庐山旧游客,个中端不减栖贤
出处:《题慈云院双松亭》
宋 · 晁公为
云閒龙躩千寻干,地底雷奔万仞泉。
寄语庐山旧游客,个中端不减栖贤。
寄语庐山旧游客,个中端不减栖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閒:悠闲,形容云彩飘动的姿态。龙躩:形容柱子如龙般挺拔。
千寻干:千寻高,极言柱子之高。
雷奔:比喻地底的泉水奔流声似雷鸣。
万仞泉:万仞深的泉水,形容地底水源之深。
庐山:中国著名山脉,这里指庐山风景名胜区。
旧游客:曾经游览过庐山的人。
端不减:丝毫不减,表示景色依旧。
栖贤:庐山上的栖贤寺,此处代指庐山美景。
翻译
悠闲的云彩环绕着千丈高的龙形柱子,地底深处的雷鸣如同万仞高的泉水奔腾。我向庐山的老游客们传达,这景色之中丝毫没有减少当年栖贤寺的风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而神秘的画面:高耸入云的松树如同腾跃的龙,其挺拔干劲直上千寻之高;地下的泉水奔腾不息,仿佛雷霆万钧,深藏于地底。诗人晁公为借此向庐山的老游客传达,这双松亭中的景象丝毫不逊色于栖贤寺的美景。他暗示这里的自然风光同样富有诗意和禅意,值得游人细细品味。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赞美了大自然的雄浑与静谧,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崇尚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