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可怜江汉民,生比牛山木全文

可怜江汉民,生比牛山木

出处:《当阳道间 其一
宋 · 刘子寰
当阳楚名都,畴昔用武国。
山馀磨剑石,陵有拖鎗谷。
自从春秋来,纷纷几蛮触。
霸主争盟会,盗贼逞杀戮。
城郭递锄夷,生灵尽鱼肉。
到今犹荒凉,旷野鬼昼哭。
道途烟火绝,一驿数茅屋。
盛衰相乘除,治乱有反覆。
可怜江汉民,生比牛山木
灵禽避天风,高士弃周粟。
遥望武陵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当阳这一历史名城的沧桑变迁,充满了对过往辉煌与现今荒凉的感慨。诗人以“当阳楚名都,畴昔用武国”开篇,点明了当阳昔日作为楚国军事重镇的地位,接着通过“山馀磨剑石,陵有拖鎗谷”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这里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暗示着这里曾是兵戈相向之地。

“自从春秋来,纷纷几蛮触”一句,将时间线拉长,从春秋时期一直说到“蛮触”,借以表达自古以来战乱不断的历史背景。接下来,“霸主争盟会,盗贼逞杀戮”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权力斗争的激烈。

“城郭递锄夷,生灵尽鱼肉”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对城市和人民的破坏与摧残,将“城郭”比作被“锄夷”(即被铲平),将“生灵”比作“鱼肉”,形象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深重苦难。

“到今犹荒凉,旷野鬼昼哭”则直接描绘了当阳如今的荒凉景象,仿佛连鬼魂都在白日哭泣,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哀叹。

“道途烟火绝,一驿数茅屋”描述了道路两旁人烟稀少,仅剩零星的茅屋,进一步强调了当阳的荒凉与凋敝。

“盛衰相乘除,治乱有反覆”总结了历史的循环更替,表达了对世间兴衰无常的深刻理解。

最后,“可怜江汉民,生比牛山木”表达了对当阳百姓的同情,将他们与牛山木相比,暗示了他们的生活如同牛山木般脆弱,饱受苦难。

“灵禽避天风,高士弃周粟”则是对高尚人格的赞美,表明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仍有不屈的灵魂坚守自己的信念。

“遥望武陵源”则以武陵源为结尾,引人遐想,似乎在呼唤着历史的记忆与未来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当阳历史变迁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与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性与自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