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
出处:《过裴舍人故居》
唐 · 刘长卿
惨惨天寒独掩扃,纷纷黄叶满空庭。
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
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书幌无人长不捲,秋来芳草自为萤。
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
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书幌无人长不捲,秋来芳草自为萤。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凄冷的天气独自关上门窗,漫天飘落的黄叶铺满了庭院。孤独的坟墓依靠着山边的树木,一家百口如同水上浮萍无处安家。
篱笆边的菊花还在重阳节时开放,傍晚听到邻家的笛声更添哀伤。
书房的帘子长久无人卷起,秋天到来后,只有芳草化作萤火虫飞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孤寂景象,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自然界的观察。
"惨惨天寒独掩扃"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一个萧瑟的秋日,诗人独自关上门扉,显得格外孤独。"纷纷黄叶满空庭"则通过落叶铺满庭院的景象,增添了一份凄凉感。
接下来的"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两句,以一个孤坟作为隐喻,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家的哀伤。"篱花犹及重阳发"一句,通过未完全凋谢的秋花,表现出自然界生命力顽强的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不拔。
而"邻笛那堪落日听"则是通过邻里间传来的笛声和夕阳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淡淡的乡愁。"书幌无人长不捲"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知识与文化的渴望,但却因无人交流而显得孤独。
最后,"秋来芳草自为萤"一句,以自然界中小草在秋天自发光亮的景象,象征着即使在荒凉之中,生命力依然存在,这也许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一种肯定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