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四句了自性,一音亦非取全文

四句了自性,一音亦非取

出处:《同房宪部应旋
唐 · 储光羲
衡山法王子,慧见息诸苦。
落发自南州,燕居在西土。
养正不因晦,得中宁患旅。
旷然长虚閒,即理寄行补。
四句了自性,一音亦非取
橘柚故园枝,随人植庭户。
我地少安住,念天时启处。
宪卿文昌归,愉悦来晤语。
车骑践香草,仆人沐花雨。
长风散繁云,万里静天宇。
起灭信易觉,清真知有所。
逍遥高殿阴,六月无炎暑。
微言发新偈,粲粲如悬圃。
直心视惠光,在此大法鼓。

拼音版原文

héngshānwánghuìjiànzhū
luònánzhōuyànzài西

yǎngzhèngyīnhuìzhōngnínghuàn
kuàngránchángxiánxíng

lexìngyīnfēi
yòuyuánzhīsuírénzhítíng

shǎoānzhùniàntiānshíchù
xiànqīngwénchāngguīyuèlái

chējiànxiāngcǎorénhuā
chángfēngsànfányúnwànjìngtiān

mièxìnjuéqīngzhēnzhīyǒusuǒ
xiāoyáogāo殿diànyīnliùyuèyánshǔ

wēiyánxīncàncànxuán
zhíxīnshìhuìguāngzài

注释

衡山:指衡山地区。
王子:佛法修行者。
慧见:智慧的洞察力。
息:消除。
落发:出家剃发。
南州:南方。
燕居:静居。
西土:西部。
养正:修炼正道。
晦:黑夜。
得中:内心平衡。
患旅:旅途困顿。
旷然:空旷。
虚閒:悠然。
四句了自性:四句诗揭示自我的本性。
一音:一个声音。
非取:不执着。
橘柚:象征故乡。
故园枝:故乡的象征。
我地:此处。
少安住:难以久留。
天时:天意。
启处:指引的地方。
宪卿文昌:官职名。
归:归来。
愉悦:愉快的心情。
晤语:交谈。
车骑:车马。
香草:香气四溢的草。
繁云:乌云。
静天宇:宁静的天空。
起灭:事物的起落。
清真:清净真实。
六月无炎暑:六月无炎热。
微言:微妙的话语。
新偈:新的教诲。
悬圃:仙境。
直心:赤诚之心。
惠光:智慧之光。
大法鼓:佛法的象征。

翻译

衡山佛法王子,智慧洞察消除苦难。
他从南方出家,静居在西部的土地。
修行正道不因黑夜而止,内心平衡不惧旅途困顿。
空旷的心境悠然自在,顺应道理行动以充实。
四句诗揭示自性,一个声音也非执着。
橘柚象征故乡,随人种植在庭院。
我难以久留此地,思念着天意指引之处。
宪卿文昌归来,带来愉快的会面交谈。
车马踏过香草,仆人沐浴花雨中。
长风吹散乌云,万里天空宁静无垠。
事物的起落清晰可见,清净真实有所领悟。
在高大殿堂的阴凉下,六月也无炎热。
微妙的话语启发新的教诲,如同明亮的仙境。
以赤诚之心看待智慧之光,这里擂响大法之鼓。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作品,名为《同房宪部应旋》。诗中的意境与用词都体现了古典诗词的修养和深邃。

"衡山法王子,慧见息诸苦。" 这两句开篇便以宏大的佛教语境展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通过对衡山法王子的赞颂来表达自己的宗教情怀与智慧观察下的解脱之道。

"落发自南州,燕居在西土。养正不因晦,得中宁患旅。" 这四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出家为僧的经历,从南方到达西土,并非因外界的诱惑而改变自己的修行之心。在这过程中,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即使在旅途中的困顿也不以为苦。

"旷然长虚閒,即理寄行补。四句了自性,一音亦非取。" 诗人通过这两组对仗手法,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旷然虚空无边,长久以来一直在探寻自己内在的真实,而这种探索并不是为了外在的成就或是他人的认可。

"橘柚故园枝,随人植庭户。我地少安住,念天时启处。" 这两句通过对故园中橘柚树的描写,以及随缘而居的心态,表现了诗人对于归属感的淡然和对于时间流逝的思考。

"宪卿文昌归,愉悦来晤语。车骑践香草,仆人沐花雨。长风散繁云,万里静天宇。起灭信易觉,清真知有所。" 这组诗句通过描写宪部的归来、自然景观的美好以及心灵的平和,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世界的理解与把握,以及对生命流转的洞见。

"逍遥高殿阴,六月无炎暑。微言发新偈,粲粲如悬圃。直心视惠光,在此大法鼓。" 最后这几句诗,通过高殿的清凉、夏日的宁静和佛教诗偈的创作,以及内心的直率与对智慧之光的观察,揭示了诗人在禅定中的自得其乐以及对大法的信仰。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储光羲深厚的佛学造诣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向读者传达了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