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出处:《壬申七夕》
唐 · 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已驾:已经乘坐。七香车:装饰华丽的车子,可能象征着美好的愿望或梦境。
心心:满怀期待的心情。
晓霞:早晨的朝霞。
风轻:微风轻柔。
惟响佩:只有佩环的声音。
日薄:太阳接近地平线。
嫣花:盛开的花朵。
桂嫩:桂花新鲜娇嫩。
传香远:香气传播得很远。
榆高:榆树高大。
送影斜:投下长长的斜影。
成都:地名,古代中国的城市。
卜肆:占卜摊。
曾妒:曾经羡慕。
识灵槎:遇见神奇的仙槎,可能指遇见非凡的事物。
翻译
已经乘坐着七彩香车,满怀期待迎接破晓的朝霞。微风轻轻,只听见佩环的声响;阳光渐弱,花朵不再娇艳绽放。
桂花的香气飘散得遥远,榆树的影子在斜阳下拉长。
我曾在成都的占卜摊前走过,羡慕那些能遇见神秘仙槎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描绘了七夕佳节的情景。诗中“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两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向往,而“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则写出了环境的宁静与花朵未能完全绽放的情景。接着,“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两句借对植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淡雅和孤寂之感。
最后,“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个地方或情感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七夕之际的心境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