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逢不孤名下士,帝师当时亦孺子
出处:《赠瞿生》
明 · 黎民表
齐安瞿生风骨殊,腾骧七尺非凡驹。
十龄下笔薄史汉,握中往往灵蛇珠。
而翁顷者遭羁绁,裹足洒泪来燕都。
九关峨峨森虎豹,白日朗照明区区。
肉刑末减逢汉主,槛车薰沐收夷吾。
岂为能言识黄雀,亦是精诚感白乌。
嗟哉瞿生孝且贤,珊瑚碧树谁不怜。
琅琊小令人伦鉴,倒屣为赋长离篇。
我苦十旬始休暇,不能罗致心茫然。
采衣持节即远道,青云干吕随行船。
匣中莲花光煜然,韬而不试神乃全。
用少正及中兴年,耸身玉立当云天。
遭逢不孤名下士,帝师当时亦孺子。
十龄下笔薄史汉,握中往往灵蛇珠。
而翁顷者遭羁绁,裹足洒泪来燕都。
九关峨峨森虎豹,白日朗照明区区。
肉刑末减逢汉主,槛车薰沐收夷吾。
岂为能言识黄雀,亦是精诚感白乌。
嗟哉瞿生孝且贤,珊瑚碧树谁不怜。
琅琊小令人伦鉴,倒屣为赋长离篇。
我苦十旬始休暇,不能罗致心茫然。
采衣持节即远道,青云干吕随行船。
匣中莲花光煜然,韬而不试神乃全。
用少正及中兴年,耸身玉立当云天。
遭逢不孤名下士,帝师当时亦孺子。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赠瞿生》诗,以赞颂瞿生的才情与品格为主题。首句“齐安瞿生风骨殊”,描绘了瞿生的独特气质和出众的风度。接着,“腾骧七尺非凡驹”比喻他如骏马般英姿飒爽,才华横溢。十岁就能下笔如史汉之文,才思敏捷,犹如握中有灵蛇珠。
诗中提到瞿生的父亲遭遇不幸,但他凭借孝顺和忠诚,如夷吾一般在困境中被赦免,这体现了他的坚贞和精诚。“岂为能言识黄雀,亦是精诚感白乌”表达了对瞿生智慧和真诚的赞美。诗人感叹瞿生的孝贤,称其为“珊瑚碧树”,意指人品高洁,令人敬爱。
“琅琊小令”一句,暗示瞿生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连小令人都能为之作赋。“采衣持节”象征着瞿生的出仕之路,尽管诗人自己休假不易,但仍愿不远千里去邀请他。“匣中莲花”暗喻瞿生的才华未展,但其内在光芒犹在。“用少正及中兴年”预示他在国家复兴时期将有所作为。
最后,诗人感慨瞿生的才华不会被埋没,他将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成为名副其实的“帝师”。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赞誉,展现了瞿生的卓越品质和未来可能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