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木叶尽凋,湖色接天,雪月明江水全文

木叶尽凋,湖色接天,雪月明江水

出处:《松江哨遍
宋 · 刘学箕
木叶尽凋,湖色接天,雪月明江水
凌万顷、一苇纵所之。
若凭虚驭风仙子。
听洞箫、绵延不绝如缕,馀音袅袅游丝曳。
乃举酒赋诗,玉鳞霜蟹,是中风味偏美。
任满头堆絮雪花飞。
更月澹篷窗冻云垂。
山郁苍苍,桥卧沈沈,夜鹊惊起。
噫。
倚兰桨兮。
我今恍惚遗身世。
渔樵甘放浪,蜉蝣然、寄天地。
叹富贵何时。
功名浪语。
人生寓乐虽情尔。
知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则知变者如是。
且物生宇宙各有司。
非已有纤毫莫得之。
委吾心、耳目所寄。
用之而不竭,取则不吾禁,自色自声,本非有意。
望东来孤鹤缟其衣。
快乘之、从此仙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雪后江景的画面,木叶凋零,湖水与天色相接,雪月映照下的江水清澈。诗人乘一叶小舟,随波逐流,如同仙子一般。洞箫的声音绵长而连续,仿佛游丝般飘逸。诗中还提到举酒赋诗,赞美其中的风味独特。满头堆积的雪花飞舞,窗外云雾缭绕。山色苍茫,桥横水面,夜晚鹊鸟惊起,发出啁啁之声。诗人倚靠在兰花的船上,对现实世界感到迷离。

接下来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他提到渔樵(渔家与樵夫)的自在生活,以及寄托于天地间的小小生灵。诗中还反思了功名富贵,并指出人生的快乐虽然令人向往,但终究如过眼云烟,难以把握。

最后,诗人强调万物皆有其主宰,不应贪图私利。他倾诉心意于耳目所及之处,却不受外界束缚。他的行为自在无为,就像自然界的声色,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

诗的结尾,诗人希望乘着东风来临的孤鹤,穿上它的羽衣,快速离去,从此成仙。这一段流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向往。整首诗通过深沉的哲理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生命真谛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