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足非所惜,且愿人同颠
出处:《续李舒园元沪读郁离子诗十二首》
清 · 张晋
小人行龌龊,不肯自洗湔。
失足非所惜,且愿人同颠。
君子慎其趋,耻与相周旋。
子侨与诡随,夜踰邻人垣。
邻人恶其扰,坎涂置溷焉。
子侨既先堕,诡随亦被牵。
涉虚方踵至,冒冒而来前。
子侨戒诡随,掩口使勿言。
伹免无相咥,友朋亦可捐。
中心最叵测,子侨真非人。
失足非所惜,且愿人同颠。
君子慎其趋,耻与相周旋。
子侨与诡随,夜踰邻人垣。
邻人恶其扰,坎涂置溷焉。
子侨既先堕,诡随亦被牵。
涉虚方踵至,冒冒而来前。
子侨戒诡随,掩口使勿言。
伹免无相咥,友朋亦可捐。
中心最叵测,子侨真非人。
鉴赏
这首清代张晋的诗《续李舒园元沪读郁离子诗十二首(其三)》以寓言的形式,批评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品性。"小人行龌龊,不肯自洗湔"描绘了小人的卑鄙和不愿自我反省,他们不择手段,甚至希望他人一同陷入困境。"君子慎其趋,耻与相周旋"则赞美君子的谨慎和洁身自好,不愿与小人交往。
接下来的故事中,子侨和诡随两人因一时冲动逾越邻居围墙,结果引来邻居厌恶并设陷阱。这象征着他们的行为不慎和轻率。"坎涂置溷"形象地表达了邻居对他们的反感。最后,子侨虽然先跌入陷阱,但诡随也未能幸免,两人都受到牵连。诗人借此警示,朋友间的轻信和盲从可能导致共同的失败。
诗的结尾,"中心最叵测,子侨真非人"揭示了对人心险恶的洞察,认为子侨的行为已经超出常理,不再是正常的人所能理解。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德品质的深刻思考和对不良行为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