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休教粉壁时时挂,懒作幽兰积雪声全文

休教粉壁时时挂,懒作幽兰积雪声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每惜蛛丝十指萦,琴囊借得自琼琼。
外铺古锦鸳鸯厚,中衬文绫蛱蝶轻。
凤尾稍宽愁更剪,螺纹微损恨难成。
休教粉壁时时挂,懒作幽兰积雪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精心制作的琴囊,充满了细腻与精致。首句“每惜蛛丝十指萦”,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在制作过程中对蛛丝的珍惜与投入,她用十指细细缠绕,体现了手工技艺的精湛和对作品的深情。接着,“琴囊借得自琼琼”一句,通过“琼琼”这一形容词,暗示了琴囊的珍贵与美丽,仿佛是琼玉般光华。

“外铺古锦鸳鸯厚,中衬文绫蛱蝶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琴囊的外观与内里。外部铺着厚重的古锦,图案为鸳鸯,象征着和谐与美满;内部则衬以轻盈的文绫,上面绣有蝴蝶,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这种对比,既展示了匠人的巧思,也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

“凤尾稍宽愁更剪,螺纹微损恨难成”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制作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凤尾稍宽时需要再次修剪,螺纹若有微损,则难以修复,这不仅考验了技艺,也反映了对完美追求的执着。

最后,“休教粉壁时时挂,懒作幽兰积雪声”表达了对琴囊的珍视与不轻易展示的态度。粉壁代表着高雅的环境,但琴囊却不愿轻易悬挂,以免玷污其纯净之美;同时,也不愿演奏出过于响亮的声音,以免破坏其内在的静谧与优雅。这反映了主人对琴囊的爱惜与对其独特气质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琴囊制作过程及特点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女性手工艺的精湛技艺与审美情趣,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呵护之情。